一、50次约练分享
我约练的目标是找找自己的界限感。发现自己咨询的问题在一开始总是很抽象,让我一下子想起第一次约练时好像也这样,然后中间约练了几次目标很明确,可是回答却不是很明确,往往会跑题万里,就此自己的来访者生涯断了!今天老师是以具体化开始的,“可以把你对界限感的理解说的再多一点儿吗?”所以整个的过程中确认的次数有好几次,自己也在努力的回想一些事情,发现很多都没有具体的场景,只剩下了感受。可能这也是自己看事情的一种惯常思维吧!从事情中经历过后,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然后生活场景就丢掉了,这大概也是自己会经常想不起孩子小时候的好多事情的原因吧,导致生活中说的话都很抽象。不过收获还是很大的让我看到不是跟所有的人都感觉界限感会给自己带来困惑。也看到有不舒服说明不合拍,那就明确的表达自己,关注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观察员留了个作业:在生活中多觉察一下自己跟别人相处的模式和应对方法。带着觉察去生活。
二、51次约练分享
评量问句如果分很高,就没有必要再去探讨如何提高评分了!说明来访者对自己有信心有力量。继续探讨可能会让来访者感觉到咨询师对其能力的不信任,反而会拉低来访者对自己的评价和信心。另外继续探讨如何提高更多的可能会是具体场景下事情解决的具体步骤或应对,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探讨将会陷入无依据的想象。或许可以理解为应该是发生在咨询室外的效果更好。
今天付老师的一句总会把小问题上升到人性的高度,让我体会颇深,好吧,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的把问题生活化而不是去升华。正标签易道德绑架,让我们为了那个正面的形象去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去迎合;负标签则像狗皮膏药一样长在身上揭也揭不掉,消耗我们的能量,那就让我们尽量的描述事实,少评价少定性。活在自己真实的世界里,真实的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