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发现自己,认知美好
或许真的是年纪渐长精力日渐消退,不过出差两周,仿佛用干气力,咳嗽不止,整日介昏昏欲睡,只想赖在家里倒头不起。转头想,卧床七日的确夸张,那就来一次短途出行吧。懒做攻略,不愿费力安排吃住行,于是夹杂在一群陌生的人中出发了。
捡了靠窗的座位,一路急驰,眼前是大片美丽的风景,一帧帧倒退。注意力从手机转向窗外,平日高筑的墙围慢慢消融,消失在这天地风景间。
蔚蓝晴空下,大朵的云浮游在很近的高处,更近处,是起伏的山峦,浓翠的植被,和清清浅浅的河流,蜿蜒向前,河床卵石密布,反射着灼人的光。一树树肉粉渐变色的灯笼果闪烁其间,于是知道秋天早就到了,尽管温度还是夏天一样的热辣。
仙都之美,在于山水诗画和历史传说丝丝交融,看山看水,亦是赏古赏文,山水为之增色,内心与眼眸俱被感染。
相传在唐天宝年间有许多缤纷彩云回旋于山,山谷乐声震天,山林增辉。有刺史上报玄宗,玄宗听后惊叹地说:“这是仙人荟萃之都也”,亲自写下“仙都”二字。南宋人王十朋也有“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的诗句,读到此处,顿时淡笑,分明说的就是自己啊。
辖下鼎湖峰,拔地而起,直指云天。峰顶积水成湖,村民说湖水长年清澈不绝,鱼游其中,据说轩辕黄帝暮年于此地筑鼎炼丹,被鼎压塌成湖,故称鼎湖。黄帝于此处驭龙升天,至今每年于清明、重阳时节举办祭祀。
走过朱潭山,方石铺就长堤,人称“仙堤”。秋水长天,鼎湖峰静映沉波,斜阳西照,金波潋滟,隔岸袅袅升起烟火。若是清晨雾中,水气朦胧气质清新,农人引牛走过仙堤,遥望鼎湖峰,若隐若现宛在天上,又是一番不同景象。
想往云和很久了,一直想等一个特别的时间,踏足云海梯田,比如说天气回暖油菜花开,比如说秋末灌溉之际,既然择日不成变成撞日,既非清晨亦非傍晚,原不抱期待的风景,却是出乎意的美。
高高低低的田埂将稻田分割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微风卷起金黄的稻浪一波波涌向深远处,山坳里,白色村落安然其间,再远处,连绵青嶂,碧色云天。满眼都是纯粹的高明度的色彩,不由疑惑是谁的调色板遗落凡间。
眼前,稻田层层交叠,田埂弯曲缠绕,织出密密的网,像极了曲折交错又幽微的内心世界,层层包 裹缠杂,早就理不清。
脑中滑过已度过的时光,反思一直以来的得到与失去,那么多想要的还没有实现,得到的却已厌倦。
我们不停找寻生命的意义,我们拼尽全力长大,慢慢洞悉世事与人性,我们筑起藩篱把自己包裹严实,与世界隔绝。隔绝了风雨侵袭,使自己免受伤害,代价却是,远离了喜悦,对生活的热情,以及遇到真正美好的可能。
我们最终变成了一个安全的人。
意识到心门紧闭太久了,我们离开居住的地方,走入陌生的人群,借助交通工具,实现经度和纬度的跨越,企图打破现实和心中的固宥,就像归途中逐渐幽蓝深邃的夜空,纵使只有零星的几点星光刺破天幕,也透出来自外太空的光亮。
熟悉的城市里,看不到世界的辽阔。转过山转过水,才能走出自我的漩涡,内心轻盈,脚步才能愈加坚定,方不负给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