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刷刷朋友圈,大概算是现代人的通病之一。各种吃喝玩乐、努力工作,更新迅速,雅俗共赏。虽然是典型的无效阅读,可是人性有天生的惰性和窥视癖好,能够抵挡诱惑的恐怕不多。
当然,在下也不能免俗。一边抵制,一边快速翻阅——快快翻,算是在满足本性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理性有个交差。就在这每天的浏览中,突然发现晒吃晒喝晒旅游的朋友圈晒图劳模沫沫不见了,回翻几遍,咦?真的不见了,销声匿迹,从朋友圈彻底蒸发了!怎么回事?
过几天上班路上偶遇沫沫,问起来,她一脸憋屈,恨恨发声:“不晒了!再晒不要做人了!我得罪不起!”——原来,她只要嘚瑟一下,立马有亲戚蹦出来质问:又去哪里玩了?怎么不带我?又吃大餐!嚯!真做的出来,也不叫我一起!——吓得她再也不敢晒了。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回请假探亲,顺便旅游,由于途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心情很坏。可是因为向单位请的是探亲假,你不按惯例美图美食的发发朋友圈,办公室小伙伴会凭着一颗八卦心,来操心你是夫妻反目,还是旅途不测。为了营造和谐气氛,让吃瓜群众安心工作,我发了几张开心幸福旅游照片(由此可见,不要相信朋友圈虐狗图),因为是真不开心,所以屏蔽了亲朋好友(我把好友和亲戚各建了一个组),是怕亲戚朋友真的来或调侃或祝福,我没心情去回应,也怕会忍不住发泄起来,把事态扩大,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可是意外发生了!一个朋友突然打电话来,愤然发难:“你出去玩我又没有意见!干嘛屏蔽我!难道我不希望你过得好吗?!”——原来她意外从别人手机里看到我发的图片了。
我费尽口舌,向她解释。可是,你要怎么向一个几十年不工作的家庭主妇解释这种办公室生活常识和心态呢?不同土壤生长的植物,对阳光和空气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仙人掌向水百合解释夏季的干旱,水百合能听得懂吗?
接下来的事,更加啼笑皆非。她的小孩毕业后进了我所在公司工作,职场新人,难免有受委屈的时候。她聊天时,经常和我气愤地说某某上司如何为难她孩子,做妈妈的心疼孩子也是情理之中,我会附和几句,以示理解。也会劝她说这个正常,从新人熬到前辈,谁不是从委屈里过来的呢?劝她要将关注重心放到如何让孩子适应新的生活,独立处理职场危机,而不是一味责怪上司如何如何过分。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打电话给我,愤愤然说起这人又如何当众训斥她孩子,“我家妹子在家里哭呢,他别人不敢欺负,就是看我们家没有后台,专门欺负我家妹子!”,话锋一转,“你不是和公司老总老婆某某关系好吗?你去和某某说说,要她老公去教训一下这个*主任!也不用做什么,就说他几句!”
——各位看官,你要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处理?反正我是傻了眼了!你要一个公司级别的老总,去教训一个中层副职,他没有扣你孩子的钱,也没有记你孩子的旷工,只是因为他在培训手下新人的时候训斥了她!人家不过是在行使正常的工作职权而已,即便是过激了一些,这离公司领导出面处理,还差十万八千里好不好!何况,我还得照照镜子,我是谁啊!
当然,听那口气,她可能觉得,自己提出的,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一点小小要求,并没有要求我这朋友给老公吹枕边风,让人家老公给她女儿换个直管领导,并不过分。
我们这些四五线小城市,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社会的运转模式,总喜欢坐在家里,按照自己认为的方式进行揣测。谁家老公要是升迁了,自然是人情送得好,马屁拍得乖。种种人事变动,首先想到的,都是后台、关系,仿佛关系凌驾于一切既定模式之上,可以轻松搞定一切。你要是去解释什么公司层级、运作模式,徒劳无益,对方只会觉得你在找借口推脱,不肯帮忙。
我朋友也说起一桩奇事:她的小学同学,是她老公公司的普通员工,某天迟到被考核两百元,于是他找到我这朋友,要她帮个小忙:去找她老公,要回这两百元块钱。——要知道,这是一千多人的国企,有正规的奖励考核制度,人资部会同审计部、工会三个部门查出勤,考核通知发全公司,财务部负责扣钱到个人账户。你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基层老员工,要公司老总出面去给你要回这两百块钱?!而且,仅仅因为你是他老婆的小学同学?——我真是好奇,他这十多年的职业生涯是怎么过来的呢?难道每天都是混吃等死追剧打怪?
可想而知,她和这小学同学,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而我,和那个朋友,也有意识地渐渐拉开了距离——如果太近了容易擦枪走火的话,还不如保持安全距离,对谁都好。
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总会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一些同路的人。或许因为种种客观现实,或者因为某些共同之处,有相处非常融洽的一段经历。但是总有一天,相处的客观环境改变后,你会发现,自己和他(她)出现了不能言表的沟通障碍,并没有什么惊天大事,卡壳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缺乏默契,令人尴尬。你不能说他(她)哪里不好,只能说认知不同,无法相融。也许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各自沿着各自的人生路走下去,不必纠结过去的得失,也不必对现状耿耿如怀。如同看待春花秋月,草木鱼虫,来来去去,顺其自然。
其实,走过路过,擦肩而过,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