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成功的人生,都有沉沦的时光,再光辉的岁月也有迷茫的分秒!
说道创业,说道成就一番大业,大多都是讲述得轰轰烈烈,所向无敌的!
但事实往往确要黯淡得多。也就因为事态的平凡,所以才有了千差万别的创业之路,也才有了不一样的创业结果。
这一久日子,经常有朋友来找我聊人生,聊未来如何走?
当然,大多情况下,他们都知道这是没有答案的,顶多就是听听建议,了解下当前市场动态而已!
对于世间万事,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傻逼式的坚持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我坚持的创业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在没分析利弊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出来创业。在没有客户的情况下,大不了出去一个一个客户开始跑起。其次是,在没有任何经商经验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拿着现成的东西去卖并且不怕卖不出去,其实当时,就连基本报价我们都不懂,完全就是愣头青进入到了商业的无人区去拓展。
多年前,因一个同学偶然进入买卖行业,仅因他的带动,大概让我们了解了产品主要销售的市场在哪儿,货源在哪儿!中间就是个人努力了,所以我们才有了创业的先决条件,否则我想我会回去开一个饭馆的。
大家都明白,没成功经验的历程,其实再宏大的理想都是吹牛!没有谁会信你。
刚开始的创业,我们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几个校友合伙搭台,但如何开展呢?
当大家都没经验时,谁能最先表达自己的主见,谁就是老大,谁就决定着事情推进的方向。
当时我们也不例外,主要的思路还是校友提的,他来分工,我们来做。而配合好,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于此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放下自我,归零心态。边走边看,偶然在已知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解决方案来。
从大的方向来说,其实做点实事,尤其是需要自己全盘去考虑的实业,是很能锻炼人的。
从学生到社会人,其实我们学会了跟各个层次的人打交道,同时定位好自己的社会属性,而不再是书生意气的愤青。
其次,创业如果没有熟悉的朋友带领,其实你要进入一个行业是有难度的,尤其是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
所以,跨行创业,一般都是要经历一波周折,然后小亏后才会慢慢找到思路和方法的。而首先进入一个行业先学习而后居于本行业创业是风险比较小的,这种情况的好处是。一:人脉关系会有所沉淀,二:行业经验会有所积累。
我们几个人的创业,首先是以一个同学为主导的,我们都没行业经验,也没人脉积累。当然很快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能力是欠缺的,比如领导力不够,行业视野不够,因原来每个人的工作属性不同,市场方向没有。从何处打市场我们是没有思路的,就好比要去组织一场战役,我们从何处打起都不知道。那就先冲上去在看了,大不了就亏点时间吧。同时,具体工作如何安排,如果分工合理,我们也没个说法,所以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
而此时,如果要真能持续走下去,首先需要拉动团队的凝聚力,并且培养团队的各方面能力!认清我们各个成员的实际能力,边学边走,比如说,营销学、产品设计、销售学、管理学等。而不能一味的相互埋怨并且无知的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团队搭建最大的障碍。
当然,我庆幸的是,当时有这样一个同学引路,将我带到了创业的路上,让我义无反顾的能从华为走出来,并且那怕很长一段时间自己没收入,仅仅让我帮他发货,也还能赚个伙食费回来。而我唯一有的就是像打了鸡血似的斗志,和好无抱怨的坚持。
不幸的是,我们并非最好的搭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离开对方,我们估计都难活下去。他作为领头的同学也没找对方向,并且缺乏团队意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刚开始打算创业之初就没有走到一起的原因。
庆幸的是,后来因为大家创业的热情感染,又吸引了两位朋友的加入。
也正因为他们的加入,让我感觉到不奋斗一下,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大好年华。于是我们几个结伴创业,以最没有模式的方式去坚持先把市场开拓开来。因为大家都不用去特意争执一件事情的对和错,以及如何干才是最好的,所以需要出去闯个天地出来,搞清楚了如何走,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做?
在我的理解来说,最简单的模式就是从A地拿货到B地去销售,货源有了,我们只要找销路。
所以我们先分头行动,去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先开拓市场,因为这样成本最低。三个人分工行动,一个人在深圳发货,另外2个人出差到自己认为最熟悉的地方去找市场。我选择了回云南昆明发展,而另一个朋友去了山西太原。一个多月的出差,我回云南的打算是想在昆明设点,然后搞批发,所以,我首先要解决守店的人员问题,以及店铺开设在哪儿的问题。于是我先回了家,打算把妹夫叫来看店,并指导他如何经营。而另一个朋友打算跟我一样,因为他跑了一圈市场后,发现商家都喜欢问他在当地有没实体店,所以我们都是以开店为最初的出发点来开局的。
这样的决定,当时真不知道是对是错,但多年后,当我在复盘自己的创业时,我认为这是我当时做的最对的方式。
回家做好家里思想工作后,妹夫也同意放弃他当时的工作,到昆明发展。我先于他上昆明租房、看好店面,然后把货发回昆明。
在到昆明找店铺过程中,我到了几大电脑城转了一圈后,我觉得先将店铺设在电脑城比较合适,并且也顺带找了个客户。几天的转悠后,我把店铺开了起来,并在二手市场购买了柜台等开店用品,然后等货到位后,就是铺货给客户了。货到位后,妹夫也就上来帮忙了。一起将货和店铺就这样算是开起来了。
而后就是铺货,并带他认识了几个刚熟悉的客户。那时的认识真是单纯的,最多就是请客户吃吃饭,然后忽悠人家说我们是在深圳的工厂过来昆明设立办事处的。其实当时的跑市场,我们是没任何经验的,唯一有的是鼓足的胆子。我自认为自己一直是个不太爱跟人打交道的,所以对跑业务来说,我是真的小白,如何与人沟通都不会,跟不要说什么套路了。但我深信一点,人只要真诚,别人不会太防你,我就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其次,我个人认为,只要我吃点小亏,做生意时,别人因为需要我,大多都会选择跟我合作。
所以,居于这么一点初心,我结实了零星几个需要我们的客户,并通过他们让我看到了市场真实的面目大概是什么样的,一:后端市场,很多都是铺货的,二:我坚信自己从深圳过来,本身就有货源的先天优势,小亏吃点,客户并不难找
或者就基于这两点,让我有了坚持下来的信心,从性格上来突破自己,让我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尤其是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
通过半个多月的市场了解,我大概摸到,昆明的GPS导航市场格局是个什么样的,电子城主要的批发商就那么3家,零星有几个小商家从深圳发货。而其中一家刚好其供应商存在一定问题,并且通过了解,我知道他老板是广东人,在昆明是最大的小家电批发商,其实了解这些,我当时的心理是发憷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并且害怕人家直接到深圳来看厂,因为我们深圳就没有工厂的。但转念又想,既然选择了做市场,我总不能说我们没实力吧,并且以小博大的商业故事我们也看了不少,我深信如果能绑上个大款,不管跟人家合作多久,说不准我就发财了呢?那怕我们没合作成功,但至少我也能知道跟别人合作的模式是什么?因为这是我自己真正意义上自己找的客户。
后面货到了,我给他们铺了十多台货,我对他们是有担忧的,担忧他们卖了货不给我钱,但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意转起来,我认为,他不给款的概率比较低,如果有万一,大不了亏个几千块钱而已,因为这在我能力范围内的被骗。如果他不是骗我的,那么至少也打消人家对我产品品质的怀疑,于是我选择了相信别人。
所以,如果要做事,风险是必然会有的,要是没有做好投入的准备,那是不会有成功的。
就因为这样的尝试,当我店面完全开起来的时候,他们家已经帮我卖了十多台机器,并通知我去和他老板面谈,并结了款给我。我的首单生意就这样做成了,或者这也成为了我后面越来越有信心坚持下来的动力吧。
零星捡了几个客户后,我看妹夫也基本熟悉了环境和事情流程后,我返回了深圳,一方面是回来了解市场,另一方面是帮其他两个朋友发货。
山西的搭档在跑了一次后,他没找到合适的人帮看店,他选择了跟人家合作的方式,我们一起回了深圳,那时,我感觉脸上有点光的是,我自己的店终于开起来了,并且跟他们交流了我的经验。
接下来,换做桂林的同学回南宁去跑市场了,我们两在深圳呆着!一方面是发货,另一方面是交流经验。通过初步的经验交流,我们觉得还是要做自己的品牌,那怕是假的,但要借人家的品牌操作,于是我们就随意用了别人的品牌做了自己的包装,并且通过模仿等设计了外包装封套,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投入的风险。同时那时卖GPS 工厂为了出货,还是带了中性包装的,我们就做个封套就变成了品牌包装了。当然做套用别人品牌的事,如果放到后面几年,是完全属于违法行为的。于此我们也有了自己区隔于别人的东西了。
桂林的同学出去转了10多天后,让我们安排发货,一发就是大几十台机器,我们两羡慕不已,心里还是挺敬佩他的,心想这家伙,平时做事不怎么滴,这跑客户他还是可以的嘛。几天后他回来了,我们几个就经常凑到一起交流跑客户的经验,交流对市场的看法,以及如何运作产品等等。现在想来,虽然那时都是些零星的想法,但是,它确实是我们走出社会第一次的创业,也算得上是小小的成功。
同时,经常在市场里混,也经常听说了市场里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满心的向往,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如别人一样成功。当然后面才知道这些成功故事大多是听来的。但或者这样的故事,在当时确坚定了我们不放弃的决心。
在2009年下半年,我们三个人都回到自己的省份建立起来了自己的根据地,桂林同学因为跑了趟贵州,觉得贵州应该可以搞个点,其实当时是考虑因为他因没人手就没在南宁建点,担心后面客户溜了没收入,同时我也是想看看能否通过多点并举,做大点生意,于是我和他达成了协议,共同出资开发贵州。同年7/8月,我回云南跑市场,我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跑市场,而听妈妈说,表弟就是在老家跑业务的,所以我个人觉得他应该能帮我打开市场,所以,我把他拉来昆明训练了一段时间,心想,如果他有能力再突破些客户,那么我的市场也打开了,同时先看看能力怎么样,能否堪大任,将来调到贵阳去守点。
于是我把他留在昆明跑市场,我独自从昆明去了贵阳,与桂林同学在贵阳回合,但没想到表弟在昆明的表现很是差强人意,他对自己首先没了信心,被我说了几句重话后,哭着跑回家去了。
我身处贵阳,当时也跟姨娘说了些好话才把他弄到昆明去的,给的工资也不高,现在回去了,打电话他也不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我又跟妈妈问到姨娘电话号码,打通姨娘电话说了具体情况后,姨娘让表弟接了电话,我跟他讲了一堆道理,好说歹说后,才让他答应返回昆明去坚持着锻炼。
或者,多年后的今天,我在复盘时,感觉自己当时这些做法和措施是到位的,否则就不会造就后面他们的改变和我自己思维的突破。
接下来的几年,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年轻劳动力都往城里打工,多少留守儿童留着了农村。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改变是迎合了时代的!
在培养自己家人学会经商方面,我认为自己的措施是对的,虽然挫折不少,甚至有时困难重重。主要是他们学历不高,知识层次低,并且认知范围也有限。有时你想教会他一件事,是要费很大劲的。
因为我们卖的产品是GPS导航,玩的都是电脑,因为要给GPS地图升级,说得高大上点就是高点电脑软件的事。就因为这些繁杂的文件处理,经常给他们入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对于客户积累方面,我当时也太过急于求成,所以给他们的压力就比较大,所幸大家都一路走过来了。
也就因为家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才奠定了后面事业的基础,所以多年来,我在想,别人都说!用人唯亲,这话并没毛病,有毛病的是那些反驳这句话的人。一个企业刚开始时,只要你不是富二代,在都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能相信你并无条件帮你的人,唯一的就是你的家人。
经过我们俩的努力,2009年年底,我们将贵阳办事处建立起来了,我与同学分头行动,将贵阳市场跑了个遍,放了几家客户后,我安排表弟到贵阳支持,我们俩一个回深圳支撑发货,一个继续回云南搞市场。
通过贵阳市场的锻炼,我们逐渐找到了一些市场运作的感觉。后面我逐步将重心转移到了昆明,那时经常在昆明、贵阳、深圳三地跑,也逐渐认识了不少人,市场其实是很公平的,在我们的努力下,也慢慢有了起色。
时间很快进入2010年,我发觉贵阳和昆明市场就如两个跷跷板,我主力支持昆明市场,市场就有起色,如我主力放到贵阳,贵阳的市场就会有些起色,而两边的人员能力都感觉的欠缺,尤其是市场开拓能力。但初步核算下来,基本开支是能保住的,并且随着贵阳点的逐步正常 运转,我们的生意算是基本上了轨道。
我们三人中,在太原发展的w一直没发展起来,从发货的情况来看,还算是乐观的。但因山西点设立时,没熟悉的自家人手,他是找了个同学的表弟过来支撑着。大半年来,他经常深圳、山西两地跑。所以管理上就疏忽了很多,并且全权的相信那个看点的小伙子,结果他发现近半年来查账利润是没有的,他于是对创业逐渐产生了怀疑,进入2010年后,他基本放弃创业回公司上班去了。
而彼时,他设计了的公司logo,公司名称和一些产品包装成了他留给我们几个人合作的遗产!
我们三个基本没太多管理的理念和思路,w是搞设计的,曾经在富士康待过。所以设计方面的东西他是相对有一些灵感的,他提议我们三人搞个公司就叫其利科技,寓意兄弟连心,其利断金。我们二人听了觉得很好,也具备一定的凝聚力,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以其利科技为名,他设计了logo,公司名片,还有就是采用蓝色色调设计了产品包装,和开机logo等。彼时我们三仿佛有了归属感,并且三人联合在华强开了个档口,大家轮流去看一下店铺。而货源其实就是隔壁的铺面,所以可想而知,这地方就是仅仅给我们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和发货的地方。
因为没有群策群力的统筹,和具体的方式方法,我们几个傻乎乎的坚持了几个月后,觉得柜台无用,也就撤了没搞了。
但从那时起,我们有了正式的公司名片和名称,而我们后面的公司也就以此为依托逐步开展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