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小A对小B说,“这本书看起来真不错。刚刚看了下淘宝,发现好多读者都评论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一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去。然后小B点点头,那我也买吧!
在这段对话中,看似平平无奇,论据充足,而且我们也会不自觉被说服了。
但是,你再仔细想想,读者的评论一定是正确的吗?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的第八章提到,这其实都在利用一种特殊类型的诉诸个人经历的方法,说服别人相信它们。像这种引用具体人士的这些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言。
其实这类的证据用处通常不大。因为它存在选择性,个人利益,省略信息太多、而且还有人为因素的成分,所以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言无须过多关注。
除此之外,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凭自己的直觉下结论的,或是个人经历,典型案例这些证据的效力,都需要我们去质疑的。
那专家的意见能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呢?平时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各种类型专家意见的论证,有时候我们往往会依赖它们,毕竟在这错综复杂的社会里,我们没有知识储备,也没有很多时间去研究,似乎只有依赖专家的意见,才能让我们更快做出选择。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时候专家也会犯错误。而且许多专家内部也常常意见不统一。
因此,如果我们在论证中想引述专家意见的时候,需要问一些批判性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呢?”说得更具体一点,我们应该对专家追问下面这些问题。
对于所谈论的这个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结果呢?或者,这个人有没有与此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引述专家的意见前需要思考的。
或许,你这时候会问,那什么样的证据效力才相对高一点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似乎更看重研究报告的证据。他认为科学的数据毕竟公开证实过,而且有一定的可控性,语言也比较精准。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信服。
在作者看来,当立论者依靠科学研究作为证据来源时,应该要记住这8点。
1、研究的质量可能会有高有低。而且深受外界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足。
2、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一旦脱离了某一具体问题的科学研究大环境,可能会引起误导的结论。那么这时候我们需要不断追问以下这个问题,“其他的研究人员有没有核实过这些发现的?”
3、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只能是支持。因此在引用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写,“研究人员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表明了。。”
4.研究人员也会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和态度,所以导致在研究中会出现一定的偏见。所以说,一个科学报告还是会带有些许的主观因素。
5、在写作中,切记不要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因为有些研究结果是有一些限定条件的。
6.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关于人类行为的那些断言。
7.研究的人工程度怎么样,也会引起研究的变化。
8.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因此,我们要学会客观评价研究结果,多从研究结论中思考会不会遇到上述那些问题。如果这些结论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那就尽量不要引用这些科学研究成果来作为有效证据。
另外,作者还谈到了类比论证也不并能成为有效的证据。我们需要去挖掘类比的两个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果两者的共同点会比不同点的比重更大,那说明这个类比论证的有效性是比较高的。
其实,这本书第8-10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论证结构的一个具体部分来提一些批判性的问题。除了上述分享的内容,作者还阐述了其他证据的有效性,如因果事件,多种视角找可替代的原因等等。如果你对这几部分的内容感兴趣,可以重点看看这本书的几个章节,相信会刷新你对批评性思考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