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业设计
我不喜欢那些复杂冗长的,教科书般的定义。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项目,不同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就是发现那些“不利因素”,譬如导致生活品质下降,导致产品生产无法进行,导致产品不好销售,导致安全事故或危险发生的根本原因。一件事产生的原因很多,你发现的问题或许不是主要原因。如果在次要原因上花费过多精力却忽视了主要原因,那你的设计很可能变成无用功。
解决问题
运用设计解决掉那些“不利因素”,譬如设计出新的使用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和工艺,设计新的产品类型,改善不安全因素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是针对问题本身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如果不关注问题本身,而套用同样的解决手段,是无法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的。
设计做得越深入,越觉得设计对于解决问题是无力的?(token胡依林的回答)
设计现状
之前我说过,人的观点是有立场的。你看到的言论,不管是哪种态度,都是因为他本身的经历和环境造成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从小就听,但是面对工业设计这条大河,很多新人(学生和打算转行做ID的人)自己成为小马的时候,却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为什么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也是从小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国人,没有培养起独立思维能力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有判断力的人,看完下面的评论,我想应该不会影响你对工业设计的热情,相反你应该更加清楚你所将要面对的环境和形势,并针对这种现状做出相应的准备和调整。
把你的职业人生当成一个“产品”,成为优秀设计师就是你的“产品需求”,而各种不利因素和现状就是“发现问题”,接下来你需要的就是找到如何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执行方案,这就是“解决问题”。
设计现状分析-乐观派
为什么自从有了安卓之后国产手机的工业设计水平就像飞跃了一样?
在德国工业4.0背景的影响下,工业设计领域会迎来什么样的变革?
设计现状分析-悲观派
为什么在工业设计行业一片繁荣的情况下,大的工业设计公司纷纷倒闭?
国内大部分企业不重视工业设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方法能让企业重视起来?
关于设计的法律问题(间接说明国内设计现状)
申请了专利的设计,如何后续实现批量生产,才能最大程度保护专利不被代工方抄袭?
如何看待云马自行车(云造智行车)抄袭国外创意并声称自己发明的行为?
你真的喜欢设计吗?你真的适合做设计师吗?
每次看到准备报考或转行学习工业设计的人,开口第一句一般都是“我很热爱设计”。请问你爱的是设计产品的“过程”,还是爱已经设计好的“产品”。
大部分人一开始其实喜欢的是别人设计好的产品,享受的是最后的结果。你只看到一个好的结果,却不知道形成这个结果经历了多少痛苦的过程。如果仅仅因为喜欢那些设计优良的“产品”,就得出自己“热爱设计”的结论,其实是很可笑的。难道你会因为喜欢吃“好吃的菜”,就得出自己“热爱烹饪”的结论吗?所以请不要随意说出“我热爱设计”这样的话,因为你还不了解设计的“过程”。设计一个产品的过程很复杂,周期很长,要经历很多困难,加班熬夜只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之一,而且还不是最痛苦的。
那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那大部分人,而是“觉得”自己喜欢的是设计产品的“过程”,那么请问你清楚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吗?经历了那些阶段?每个阶段由谁负责,需要完成什么事情?每个阶段的困难和痛苦是什么?在你了解清楚这一切以后,如果你还是拍着胸脯说,对,那就是我想要经历的“过程”,这时候你才有资格说“我热爱设计”这句话。接下来,你要考虑的是,你是不是真的适合“做设计”或者“做设计师”。
PS:如果想了解产品设计是如何做的,会经历哪些阶段,请看《第五章 开始你的职业生涯》。
上面2个并没有回答出,什么人适合做工业设计。有的人问,“工业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具备这些能力,就适合做工业设计了吗?显然不是。具备能力只是必要条件,是否“适合”取决于更多的方面。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成为了工业设计师,但是几年后又转行了,如果他们是“适合”的,为什么又转行了呢。每个人转行有很多原因,但有些人的原因或许可以解释为“他们具备成为工业设计师的能力,但是不适合做工业设计。”这句话可能有些难以理解,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成为优秀工业设计师有许多个难关,如果你的各种条件和素质是有利于度过这些难关,那你就是适合的。(PS:“适合”不代表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工业设计师,这点请注意。)接下来我逐一解析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工业设计。
- 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除了那几所最著名的院校,其他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是不足的。面对各种研究生毕业,自己都没什么工作经验的老师们,学生的感觉就是“抓瞎”。在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时,老师们的教学只能是“浅尝辄止”式的。学生不光要知道该“学什么”,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不限于谷歌、百度、图书、视频)去掌握“怎么学”,真正做到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这个自我学习的能力,恰恰是大部分已经接受多年填鸭式教育的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不具备自学能力,主要表现为,老师不教,自己就不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喜欢问别人基础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百度一下就能有答案;甚至有的人会说,“我不知道该怎么搜索”,拜托你咋不说你不知道怎么吃饭呢。没有什么事情是生下来就会的,为什么别人会的东西,你不会呢?别人是怎么学会的呢?不会自学的人,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做”,喜欢求教程,求视频,求结果,他们不关心“为什么这么做”。难道只有教程里面的一种方法可以达到你要的结果吗?不会自学的人,即使看了大量的教程,也往往只能照葫芦画瓢似的重复一遍,很难把方法活学活用。他们通常喜欢找寻他们认为的“捷径,技巧,窍门”,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他想要的技能。
除了大学阶段,在工作中,工业设计师会面临更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和知识(不限于材料、加工制造、包装、营销、设计手段),需要不断去学习和了解那些未知的东西,去满足工作项目的需求。试问一个不具备自学能力的人,能通过问别人得到相关的答案吗?在你的领导和你一样抓瞎的情况下,自学能力强的人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所需的知识,让自己在可掌控的范围内去完成工作项目。
自学能力,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技能。这个能力越强,意味着你的适应能力越强。当你熟练掌握的时候,你会不断的自我提升和进化,而不用再靠“跟着一个牛逼的人一起工作”这种方法来提升自己。如果读到这里,你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呼喊,“请问哪里有提高自学能力的教程?”,我告诉你这个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挖掘,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吧。
- 具有逻辑分析能力
面对一个事物,分析他的内部与外在的各种因素,并推导出事物本身的联系和规律,就是逻辑分析的能力。这个“事物”,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个结果。
举例来说,我们看到“这个面包店的生意很好”这个结果,分析产生这个结果的各种因素(口味,地段,价格,目标客户群,品牌定位等),推导出“这个店铺因为在黄金地段,且价格合理,而且周边学生很多”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我们推导的“过程”就是在进行逻辑分析。同理,在我们学习知识,或者设计产品的时候,也需要通过逻辑分析去梳理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产品设计的需求和最优的设计解决方案。一个逻辑分析能力弱,或者没有逻辑分析的人,会分不清主次,或者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怎样培养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301421.html
- 好奇心强,具备发现主要问题的洞察力
“好奇心强”是小孩子的天性,但是为什么长大以后,很多人失去了好奇心呢。面对未知的事物和现象,都想去一探究竟,找到发生的原因和原理,就是具备好奇心的表现。没有好奇心,会容易失去对事物的兴趣,觉得什么都很“无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就来自于好奇。这个产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能不能不这样设计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来自你的好奇心。
工业设计,在我看来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好奇心帮助你发现问题,但你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影响事物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需要你用逻辑分析能力去推导和判断。
- 有一定的美学素养
何为美学素养?就是分辨什么是好看的,什么是丑陋的。如果你本身对一件事物的美丑没有观点,看什么都觉得“都那样”,说明你内心没有建立起一套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或者说是评价标准,来自于你的成长教育背景。你平时都接触什么,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家庭环境如何,同学朋友是什么样的人,都会影响你的评价体系。这就好比为什么有的人穿衣打扮会被其他人认为“土”,而他自己浑然不觉,就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评价体系内。同样,一个“洋气”的人,来到很偏远的山区,他“洋气”的打扮不会被那些人认为洋气,而是认为奇装异服。
回到产品上来说,如何评价一个产品的美丑?固然这个是有主观因素在内的,但一定存在一个大众审美趋势。那些大部分人都喜欢的产品,通常不会让你觉得丑,只是有的人会觉得好看,有点人会觉得普通。而小众的产品就不一定了,有的产品大众认为很丑,但小众的粉丝却爱不释手。比如奢侈品,它是小众的。但有不少奢侈品在大众看来,的确是“美”的有些另类。平时多看看各种美好的事物,多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和产品,开阔眼界,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产品设计虽然不是做艺术,对美学要求没那么高。但是最起码,知道什么类型属于是“丑”,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四的同学回头看自己大一的设计作品,有时候会觉得怎么“丑”的那么可爱,说明你已经通过学习和生活,建立起新的评价体系了。
- 能吃苦耐劳
刚入行的设计师,受制于现在国内的大环境影响,普通待遇不高。你是否能在低待遇的前提下,保持你对设计的热情,关系到你能否在工业设计领域有所建树。因为方法不对,机遇不合适等各种原因,你低待遇的时间可能是2~5年甚至更久。即使慢慢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跟对了正确的人,也需要一段时间去提高,才可能带来收入的增加。这中间的过程,需要你吃很多苦(不光是低收入带来的生活品质低,同辈的人发展的好也会导致无形的压力)。大量的人其实都因为经济的原因,不得不在几年后放弃工业设计。所以早点走上正道,有满足自己物质条件的基础,才能在工业设计上厚积薄发。
- 沟通表达能力强
不少设计能力出众的设计师,在职业发展上升期,会因为沟通表达能力不强(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无法胜任更高职位的工作,比如设计总监或者项目主管。学生如果沟通表达能力弱,半天说不清自己的想法或者问题,也会导致学习过程中的不通畅。时间久了,就会更加不愿意沟通。缺乏深入的沟通,你就无法从其他人哪里了解到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无法对一件事物进行深刻的分析。常见的就是不会提问,不会提有价值的问题,说一个复杂的事情半天说不到点上。
- 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和持之以恒的执行力
也有一些工作挺久的设计师,会慢慢的失去进步的愿望。一旦自己停滞不前,其实就是变相的倒退。因为周围的人会不断的提升自己,你就相对落后了。而缺乏持之以恒的执行力,会导致你很多事情和计划都只存在于脑海中不去实施。有时候,你和优秀设计师的差距,其实就仅仅是做与不做。
- 创新思维
其实目前国内大量需求的产品设计,并不是在创新,而仅仅是改良。所以我没有把创新力放在第一条。国内大量的设计工作,其实是可以靠经验和方法来完成的。我所认为的创新,首先是要具备可行性的。没有可行性的“创意”,都只能算是想象,无法落地成为产品。工业设计师,也有另外一个名字,产品设计师(为了不和互联网的产品设计师混淆,我习惯于说工业设计师)。所以你关注的应该是“做出”一个产品,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设计”。做出,就意味着要考虑成本,生产工艺,物流,营销,售后等各种因素。创新,也不是局限在“外观,功能”上,加工制造的方式,包装对物流的影响,售卖的场景和形式,售后的维修与反馈,这些环节都可以进行创新。可以参与全产业链的设计师,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师(所以也有观点认为,工业设计应该翻译成产业设计)。
以上8点,我基本上是按照重要程度来写的。有的人会问,那手绘,软件那些呢?那些都是在第1点就需要你解决的问题。如果你这些基本能力都没有的话,基本上不应该毕业。毕业以后,也无法成为工业设计师。也不是说你非要全部具备这7点,才适合做工业设计。但是具备的越多,肯定越适合。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每个人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好多人说工业设计师需要天赋,在我看来,优秀的设计师很多都是99%的努力+1%的天赋。如果比你有天赋的人,都比你努力,你还好意思不努力吗。
另外我需要再重复一遍,“适合”不代表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工业设计师。具备成为工业设计师的条件,不代表你就适合。后面第五章会讲,成为工业设计师有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