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脑洞大开而著称的导演诺兰的作品,《敦刻尔克》的剧情应该算是很亲民的,因为我 看!懂!了!至少我认为自己看懂了。
同样是二战题材的作品,不禁让人想起去年的《血战钢锯岭》,然而两部作品的切入点和视角却完全不同,一部带有浓重的个人传奇及宗教色彩,另一部则时刻传达着一个信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撇去影片的一些不足,比如忽略了法军在撤退中的表现,毕竟,一个多小时的镜头可描述的内容有限,影片的侧重点也有限,来谈谈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1-
首先,影片在陆、海、空三条主线中穿插进行,one week,one day,one hour简洁而明了的概括了这三条主线,无缝衔接,各有线索又相互联结,共同编织故事情节。
我们跟随汤米逃出了炮火纷飞的小镇,却和几十万士兵一起被困在敦刻尔克海滩,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遥望故乡却归国无路。士兵也是人,谁说他们就理应毫无恐惧的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争取生的权利,于是影片中出现了本能反应下人性的暴露:为了求得上船的机会,士兵们争先恐后,甚至发生冲突;躲进一艘搁浅船只的士兵们原本已构成一个稳定的联盟,在恐惧与争取生的机会面前,他们开始寻找牺牲品;而被船只救起的海军士兵因害怕再次经历死亡,自私地要求道森调转船头返回英国。
至此,影片的主题从战争本身升华到对人性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我们并不陌生。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有这样一群孩子,原本保持着文明社会的各种礼仪与秩序,可处于极端环境中,天真的孩子们之间也开始出现了权力及资源的争斗,甚至从文明社会倒退回野蛮行径。这样的反思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们:天使与恶魔,只在一念之间。当文明社会的秩序被打破,恶魔就呼之欲出,而战争,就是众多恶魔横行酿成的悲剧,悲剧之中,又伴随着更多恶魔的暴露。
-2-
除了对人性的思考,影片更多要传达的应该还是战争中英雄人物的默默付出。而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英雄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为撤退做掩护的战斗机,为协助撤退而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民用船只,指挥一群群士兵撤退自己的却留到最后的的军官,为迎接归来战士自筹经费提供酒水、食物的英国民众,以及成功撤退或在撤退中牺牲的每一位士兵……可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然而,即便是英雄,也有懦弱的时候。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被船只救起的那些士兵,只想呆在甲板上,害怕回到船舱中。反复经历了“上船——被轰炸——弃船”这一过程后,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甲板才是最近的出口。
坐在归乡火车中垂头丧气的士兵们,似乎也在懊悔着自己的懦弱。
“我只是保住了命……”
“这就够了!”。
我们曾固执地认为,只有打了胜仗,才算胜利,然而一次完美的撤退,又何尝不算一种胜利呢?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好像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撤退也是为了更好的赢得下一场战争。
所以,敦刻尔克大撤退被认为是二战史上的奇迹,战争史上重要的一次大撤退。大量有生力量的保存就是胜利!
-3-
再来说说影片的镜头与配乐。不少人诟病,影片中大量的空镜头让人昏昏欲睡。我却认为,这些空镜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战争中那种紧张又让人绝望的场景与心情,留给观众身同身受的空间。影片的最后,那架为击落敌军战机燃尽最后一滴油,在浩瀚大海与蓝天间,螺旋桨随风旋转迫降海滩的战斗机的长镜头,在我眼里是最美的镜头。结束的时候,我问朋友,法里尔是被敌军俘虏了还是被同胞带走一起等待救援?他说,同胞吧……希望是这样吧!
与镜头搭配的是缺乏旋律却在节奏上层次分明、趋于紧张的配乐,让人随之感受着身后汹汹袭来的危机及面对生命逝去的揪心。
在成功撤退三十三万英国士兵以后,军官毅然决定留下,他说,他要为法国人留下,这与影片开头拒绝让法国人上船形成对比。作为英国军人,他大概也只能做出如此的选择,先忠于家国而后才能忠于道义。我们说英国背信弃义也好,牺牲盟友也好,作为政府,优先保证本国人员的安全也许是合理的安排吧。
愿世界和平,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