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故事星球,其实没有思考太久,一来觉得自己这段时间不忙,二来之前的主题营都参加了,强迫症迫使我要把接下的主题营都参加,三来我梦寐以求的“六项精进”牌子,居然只要写复盘就能拥有,无敌大的推动力,于是我来了。
其实我不会讲故事,也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在主题营还没公布玩法前,小小担心了下。后来得知是要读十本书,从书中挑出3个故事,再自己组织语言重新写出来,一下子松了一口气。根据以往经验,必须提前准备,才能顺利打卡,就像春暖花开老铁说的:往前赶一赶,心里不发慌,所以在开营前一天我就开始阅读并做好首天的初稿,计划接下来的每天可以准备下一天的初稿。嗯,想法很好,但现实却带有骨感。
周末过后上班就没多少时间看书,越往后就变成当天只能看下一书的部分章节,而为了赶在12:00前完成,第二天不会花太多时间继续看书,而是早上就写稿打卡,所以基本除了前两天的书能完全看完,其余的都只是看了部分章节就写作。一天一本书不是不可能,而是我目前的状态比较难达到,加之没有订详细的计划,一切都只是在大脑空想指导。计划还是要一笔一划写出来,细节到小时、分钟,才更有推动作用。
这次做了新尝试:看电子书。这样一尝试,才发现尽管电子书能够随时记笔记,看别人的感想,很方便找到之前标志的地方,但,我还是不习惯。可能是没有触感,所以感觉内容记起来没有之前那么顺利,当然也可能是自己看书还是稍微有点急了。
不管怎样,十天结束了。跟往常一样,还是留有挺多遗憾和感悟的:
一、没有积极点评,哪怕是同桌的打卡。
好吧,这个遗憾是从第一次的清单主题营到这次的故事星球,一直都有。有时候会羡慕别人为什么会进步这么快,其实只要想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就能很好地解释。四次主题营,每次都说要进行点评,但自己到底做到了多少?
我知道要利他,而点评是第二简单的利他(第一我觉得是说谢谢),但我还是会觉得时间不够,做不到。在《把时间当朋友》里有说到一个观点,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问题出在我们的身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不断积累。而点大胖老铁很好地给我上了一课,尽管她很忙,但还给我们分享最佳经验之余,还给我们收集每日最佳的点评和老铁经验。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利他还可以这样做,我一直都做得太少了。
二、没有做到特别用心。
第一次的清单主题营给了自己一个惊喜:一次优秀,也正是那一次的优秀,我参加了第二个主题营,也才有了接下来的参加。
嗯,我虚荣了,我希望惊喜再现,我希望能够得到“六项精进”牌子。然而接下来都是没有任何惊喜。之前的“六项精进”牌子是要名次很前的老铁才有,照我这种情况,估计今年结束都不会得到。而这次居然只要复盘就可以得到,我能不兴奋,我能不参加?
话题稍微扯远,我拉回来哈。因为一直都没有得到想要的惊喜,加之大目标是牌子,所以我能察觉自己并没有特别用心对待每一次打卡。
点大胖老铁有这样一条最佳经验分享: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失心越重,真的越难中。我想我就是得失心太重,但自己的行动又跟不上。所以产生恶性循环:没得到-失望-不用心-没得到...
林燕子老铁分享了她获得最佳的经验:每一次打卡都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打磨故事。试问,我做到她那样了吗?有那么几瞬间我觉得自己为了坚持12点前打卡,匆匆写好故事,就是走个形式,心中有愧疚感。不过现在我决定拥抱自己,告诉自己起码没有放弃,坚持完成了打卡,很棒。
三、创作故事难,复述故事更难
我之前以为要写自己的故事很难,没想到这一次的主题营的复述故事更难。刚开始还好,但后来越发觉得其实不容易,有些故事书中本来就已经写得很精炼,自己重新再组织,难免会有论文抄袭的感觉,思索着用另外的词语代替和重组语句。
后来看其他老铁的故事,往往会惊叹于别人的行云流水以及故事新颖。其实是自己思想固化,还没积累的足够才不懂写。就像刚开始的故事都以对话为主,后来才知道还可以陈述;故事不仅仅止于书中的几句话,还可以自行延伸。
有些路,还没走下去就知道是正确的,而既然选择了它,就要坚持走下去,不要害怕掉队,跟上就好。嗯,下一个主题营,我还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