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
孩子已经三年级了,从不愿上台展示,当众说话很困难,总是脸红,声音小得连他(她)自己都听不见。和同学们一起上台集体演出,也很不情愿。但是孩子私底下还是有说有笑的,而且有时声音大得震耳。
父母近来专门给孩子报了“口才”演讲训练班,并不见成效,孩子还是不愿上台展示,每次去参加口才训练班也不太高兴的样子。孩子还参加过右脑开发、钢琴、拉丁舞、跆拳道、书法、儿童画和围棋七个课外才艺训练班,都断断续续,不了了之。孩子从来不愿在众多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进展。
父母自认为自己不是怯场的人,所以很不理解孩子怎么如此不愿上台展示。现在也不想让孩子拥有多少才艺了,只想孩子学科成绩优良,自信开朗,最起码能愿意上台展示,哪怕能上台清清楚楚地说个三言两语。
但是孩子并不愿上台展示,所以爸爸妈妈非常焦虑。
【找原因】
首先,案例中的爸爸妈妈非常重视三年级孩子“不愿上台展示”这个问题,是很好的,抓住了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之一——自信心的养成。
“上台展示”反映的是勇气和智慧,其实就是孩子的自信心问题。相比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当然比吹啦弹唱琴棋书画等某个才艺的培养更本质,也更重要。正如《鹅卵石的故事》所启示我们的:“事情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和水都放到罐子里去。”自信心显然就是要首先放到罐子里去的那块大大的鹅卵石。
第二,案例中父母的教育策略显然是有问题的。
孩子自卑还是自信大都是从其生活里重要他人的评价中形成的。案例中的父母鲜有对孩子的肯定与鼓励,没有去发现真正属于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也就是没有专注于挖掘孩子可表扬的有发展优势的点,而是一厢情愿地密集安排孩子的所谓才艺辅导班,导致孩子大量遭受失败的挫伤。岂不知每个孩子都不是完人,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之父,好的教育是建立在鼓励优点的基础之上的。
案例中的父母也没有与孩子建立成长的生命共同体。没有尊重并接纳孩子的当下,让孩子踏踏实实地获得具体的成就感,让信心从当下一点点“长大”,过多的浅尝辄止证明了父母的浮躁,证明了父母心底深处藏着对孩子的不认可。
案例中的父母没有更多地和孩子一起努力和坚持。直到孩子三年级了,才发现孩子“不愿上台”的重大问题(当然三年级开始重视仍不算太迟)。自信心,是孩子的自我认知,是成长中必须具备和保持的一种积极心态。但是,当红相声演员小岳岳第一次上台不也是被观众很快就轰下去了吗?心学大师王阳明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笨笨哒”,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傻傻地坐在鸡蛋上孵小鸡,但他们都和小岳岳一样,得到了师傅郭德纲以及父母的宽容和理解,最终都长了本事,得了阅历,上得了台面,还光彩熠熠。我们当然不是只点赞任其发展和大器晚成,也不是说别的孩子伶牙俐齿和自信开朗就不值得学习,而是说父母要和自家孩子构建生命成长共同体,一切教育要从孩子自己的特点出发。
第三,核心素养的养成不可能“短平快”,自信心来自有针对性的长效培养机制。
怯场是非常正常的,没有人天生就可以自若地立于舞台的正中央。天赋需要发现,情感需要激励,勇气和智慧来自培养,上台展示的能力同样需要一点一滴地培养。
【小妙招】
要怎样正确地、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愿意上台展示呢?
策略一:相信孩子,并发掘孩子自己的兴趣点
爸爸妈妈首先要坚定地相信期望中的美好事情一定会发生,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有信心有能力上台展示。注意发掘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兴趣点,支持孩子发展兴趣。案例中的孩子“私底下还是有说有笑的,而且有时声音大得震耳”,这个“震耳”就在向父母显现孩子的兴趣点。
策略二:和孩子并肩走在“上台”的路上
父母不要做孩子“上台”的旁观者,要和孩子构建成长的生命共同体,认认真真陪孩子一起练习,一起思考上台说些什么,怎么说,总之就是一起做准备。
策略三:随时“上台”和同伴中的成长场
有些教育原则属于常识性范畴,我们要懂得遵守,比如:目标适中,准备充分,一以贯之。
不要老想着让孩子一下子就能量满满,瞬间就在大台面一炮走红。“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长久历练是关键。同样的,让孩子从简单、容易做起, 逐渐在家人、朋友、同学面前表演,生活处处是孩子的“上台”,小范围的展示也是展示,比如跟爸爸妈妈清清楚楚地说话。
同龄孩子之中的展示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父母要重视这样的契机,比如鼓励孩子课堂上积极发言,给孩子多创造与同伴玩耍的机会。
策略四:榜样的力量和鼓励的力量
给孩子模仿学习的范例,发挥榜样的力量。案例中的父母“自认为自己不是怯场的人”,满可以示范给孩子上台表现的乐趣,让孩子由羡慕到效仿,千万不要对孩子一时的不愿上台批评训斥。崔永元说第一次主持“实话实说”非常忐忑,但节目组的伙伴们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后来每天收到几麻袋的全国观众来信,导演总是悄悄挑出其中的表扬信拿给崔永元看,营造鼓励、再鼓励的氛围。
策略五:全力应对关键的上台时刻
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关键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在孩子“挣扎”时给他(她)“额外”的帮助,父母和孩子全力应对关键的上台时刻,如在课堂上背诵一篇课文,准备一次班级新年庆祝会的节目表演,早定目标,全力准备好。北大学生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舞台上表现精彩,出身贫寒的她小时候并没有大舞台的锻炼机会,但她在上台前用三天时间研究了数百个演讲视频,找出了最适合自己的演讲策略,保证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策略六:父母要沉得住气,多上台,少参赛
很多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容易胆小、害羞,可能用心练了好久却仍然不敢上台,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沉得住气。
上台展示是为了锻炼孩子坦然面对众人、展现自我、提升自信,当孩子有了一些愿意上台的苗头时,也不要匆匆带孩子到参赛的竞技场。
【做中学】
1.父母有意识地经常和孩子讨论问题
2.鼓励孩子在多人面前表达自己
3.上台就有进步
只要上台,就是进步。上台的机会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镇定自若。孩子享受到上台展示的乐趣,才是上台展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