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网课+课件+笔记√
补昨天神经病笔记√
看了哈精神病的电子书,明天再看后面的
以下凑字数
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x 线平片:血行性骨转移可分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以溶骨型常见。
①溶骨型转移瘤,发生在长骨者,多在骨干或邻近的干骺端及骨端,表现为骨松质多发或单发小的虫蚀状骨质破坏区;病变发展,破坏区融合扩大,形成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区,骨皮质也破坏;一般无骨膜增生;常并发病理性骨折。发生在脊椎者,则见椎体的广泛性破坏,因承重而被压变扁,但椎间隙多保持正常;椎弓根多受侵蚀、破坏为其特征之一 。② 骨型转移瘤:少见,多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或膀胱癌的转移。病变高密度影,居骨松质内,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均匀一致;骨皮质多完整;多发生在腰椎与骨盆,常多发,发生在椎体时椎体往往不压缩、变扁。③混合型转移瘤:兼有溶骨型和成骨型的骨质改变。
CT:显示骨转移瘤远较 X 线平片敏感,还能清楚显示骨外局部较组织肿块的范围、大小以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①溶骨型转移:表现为松质骨或(和)皮质骨的低密度缺损区,边缘较清楚,多无骨硬化席伴有不太大的软组织肿块;②成骨型转移:为松质骨内斑点状、片状、棉团状或结节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灶,一般无软组织肿块,③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表现,
MRI :显示敏感,能检出 x 线平片、CT甚至核素骨显像不易发现的转移灶,且能明确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分布和邻近组织是否受累.①大多骨转移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高信号的骨髓组织的衬托下显示非常清楚;在T2WI上呈程度不同的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可以清楚显示,②溶骨型转移瘤则在 T1WI和T2WI上大多均呈低信号。另外,全身 DWI 检查还可在发现骨转移瘤后协助寻找原发灶,也可以明确其他骨、器官或组织的转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