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上等的文章是平实干净的,稀松平常的对话,轻松疏懒的状态,即可与智慧不期而遇。如果作者是饱尝风霜的老人,那么对话就像晚辈与老者的聊天,好似坐在晚霞满天的夕阳里,在一派橙色装点下,听老者以沉静谦逊之音,娓娓叙述他的故事。再读杨绛先生的小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映射于心的竟是这样一副画儿。
这本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时写就的,惊叹她如此年纪思路之清晰、文笔之利落、作文之严谨、态度之真诚。通篇读去,是一个世纪老人留给后人关于人生一世和人生价值的最后思考。她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向前看呢……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杨先生谈了她对灵魂、人生、价值、修身等问题的理解,她援引孔子和学生的故事、回忆自家的趣事,用聊天的语气跟对岸的人对话,最后问你:“你看,人生实苦吧?”又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还得在这个苦恼的人世锻炼出个品色来才有价值。”锻炼即修身,“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我本希冀从中找出些本本可用,结果不过是一个老人讲了些沉练深邃地实话。所谓真理大都是些不起眼的常理。
这个“最美的妻,最才的女”,能握笔能挥勺,还有江南女子的文淑劲,纵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仍不失文人的儒雅气质,况且这气质还接上了烟火味,令她说过的话像柔和暖人的晚霞直照人心。
料想当年的杨先生该放下的早已放下,她《走到人生边上》再拿些常理与人探讨,复琢于文字,细耕于笔田,从容地说出她对人活一世的思考。人生实苦,谁都要经得人世的锻炼,这般锻炼将终于灵肉分离时。大先生如此,凡人亦如是。但只有有真学问的先生才会拿简单平庸的道理示人。
这本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时写就的,惊叹她如此年纪思路之清晰、文笔之利落、作文之严谨、态度之真诚。通篇读去,是一个世纪老人留给后人关于人生一世和人生价值的最后思考。她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向前看呢……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杨先生谈了她对灵魂、人生、价值、修身等问题的理解,她援引孔子和学生的故事、回忆自家的趣事,用聊天的语气跟对岸的人对话,最后问你:“你看,人生实苦吧?”又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还得在这个苦恼的人世锻炼出个品色来才有价值。”锻炼即修身,“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我本希冀从中找出些本本可用,结果不过是一个老人讲了些沉练深邃地实话。所谓真理大都是些不起眼的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