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探讨了优秀作文的基本标准之内容充实,知道文章内容忌讳堆砌,赞同放大细节以小见大。今天我们再来探讨好文章的第二个标准“感情真挚”。
通常大多数害怕写作文的同学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没什么可写;二是觉得不知为什么,总写不出自己的心意来。这两个原因其实都可以算做“缺少情感”。
好文章贵在“感人”,怎样叫感人呢?感人就是文章富有感染力。无论是以情感人还是以趣感人,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让读者喜作者之所喜、悲作者之所悲,就是语言的魅力。
若想做到文章感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文章的感情唯有真挚才能打动人心。
文章如何才能做到“感情真挚”呢?
一定要说真话!但是这里又有一个误区——有的同学认为真话就是大白话,把要写的话未经任何加工修改全部照搬到作文里,认为这样就说了真话。亲,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口头语和书面语并不一样,并且说话人当时的语言环境未必能够完整描述到文章里,所以不经加工提炼的语言会使文中语言和中心思想脱节,并不见得能够表达出真实的情感。
那真话怎么说?真话是自己真实想说的话,写文章不一定都有语言描写,但是每一份素材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素材可以从生活中阅读中积累,然后在写作的时候要慎重地选择,除了按照写作要求来确定自己要写的方向之外,还要在符合写作要求的众多材料中,选出自己最熟悉最喜欢最想写的素材。
例如在一次主题为“我的家风家教”的习作比赛中,一位同学先是列出了几件能够反映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的事例:
事例一: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图书城购买书籍;
事例二:爸爸妈妈为了帮助她提升成绩送她上各种辅导课;
事例三:妈妈教她摆摊,和妈妈一起开网店,自己挣零花钱。
列出来之后她问老师,写哪一篇最好,老师说:“写你最喜欢的最想写的就好。”“可是我最想写的是第三件事,会不会感觉我们家在教育理念方面不够高尚啊?”“不会的。真正的好文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虚情假意的文章是最令读者反感的。就写你最喜欢的,自己喜欢,读者才会喜欢。”
受到老师的鼓励之后,她很快就写出了自己满意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开店达人
林则徐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在我们家,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的。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花钱要自己挣钱。记得小时候我想要一个芭比娃娃,但是妈妈说“不劳动者不得食”,非要让我洗一个月的杯子从她手里挣工钱,然后自己用工钱去买。
后来上了小学,需要买的东西变得更多了。爸爸妈妈经过商量决定教我开店。
周六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开车去了小商品城,批发了一堆小玩意儿还专门给我买了一块地毯。晚上带着我来到公园门口,毯子一铺,玩意儿一摆,我的“小店”开业了!
夏天的夜晚天气闷热,我的汗水像一颗颗黄豆一样往下掉,汗水打湿了衣领,打湿了我的后背,可是我的小店还没开张呢!原来赚钱这么辛苦啊!
在我都要放弃的时候,一个大姐姐走近了我的小店,拿起了一面小镜子看上去很喜欢。我立刻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精神:“姐姐,喜欢这面小镜子吗?很漂亮的!”“这个镜子多少钱?”大姐姐问道,天哪!我这才想起来我还不知道价钱呢!我赶紧把妈妈叫来帮忙,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做成了人生第一笔生意!
从此以后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公园门口叫卖,那是我的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现在我和妈妈又成了生意伙伴,一起开起了网店。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之下我成了一个赚钱小能手!
有时候在不经意间我会听到现在社会还有成年人甘当“啃老族”,这时候我就会格外得意,因为我早已懂得“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道理,自己能挣钱,花钱的时候才会心安理得。
看,这篇文章就是“写真话”的典型。也许在写作的时候文笔还可以进一步磨砺,但是这篇文章的选材时小作者亲身经历的,所以写作的时候能够把整个事件都描述的仿佛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让读者读的时候也仿佛透过一行行文字,听到小作者娓娓讲述自己家的故事。
情到深处意自浓,当你对自己将要写的文字倾注了真情实感的时候,你的心情自然会在文章中得到释放,真诚满满的文字多令人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