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遭到许多有女想生儿父母的唾骂:“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净说风凉话!”你还别不信,说这句话的人还真不少,并且把不愿生儿的理由说的头头是道。
闲暇之余,几位同事闲聊:二胎政策放开已一年有余,谁谁谁又生了个女儿,谁谁谁又生了个儿子。说到生女儿的,大家不由自主露出艳羡之色,说到生儿子的,都摇头叹息“又来个讨债的,压力大了!”
特别是几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因为大宝是男孩,虽说是绝佳的生育年龄,但是第二胎说啥也不生。说起理由,他们就开始掰着手指算生个男孩从出生开始要花的钱:上学需要多少钱,买房需要多少钱,结婚需要多少钱,掐指一算,差不多一百多万雪花银,这还只是在我们三线城市计算。如若将来孩子想在一线城市安营扎寨,用他们的话“累掉腰子也买不起一套房。”
想到这么大的压力,还是现在这种朝九晚五,不急不躁,悠然自得的日子痛快。于是他们异口同声:坚决不生!
前天下班路上遇到一位朋友,看走路架势是怀孕了。说起想生男孩女孩时,她的语言更决绝:再过一个月做B超就可以看出婴儿性别了。如果是女孩我肯定要,如果是男孩,我们两口子商量好了,一至同意“流掉”。
我说你们真是作孽呀,好歹是条命,你们做的父母怎么那么狠心呢!她的理由是直白而有理:我家又没有钱,将来给他买不起房,娶不妻,他不恨我们一辈子。还是别生个冤家了。自己凑合过好就行了。
听到他们的高谈阔论,看到他们的精打细算,我想问一句:那条法律规定父母必须给儿子买房子?那条法律规定父母必须给儿子供大学?
他们只是想到生二胎的压力,没有想到怎么教育孩子,让他们将来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没有想到当他们老了,躺在病榻之上,一个孩子照顾七八位老人多么辛苦。没有想到当他们百年之后给大宝留个亲人陪伴。说白了他们不生二胎就是不愿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
在90年代初,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抓的很紧。我的一位亲戚已经生了一个男孩,当时农村政策是如果头胎是男孩,就不允许生二胎。如果是女孩,孩子五岁后可以再生一胎。结果她意外怀孕了。当时也没想男孩女孩,只想着大宝将来有个伴,等到他们老了,兄弟俩有个照应和帮手。可是政策不允许,于是就开始东躲西藏的生活,结果生下来还是男孩。
当时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差,怕罚款不敢回家,只好在外面打零工。当时打工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工作也不好找,工资很低,她们夫妻生生靠给饭店擦桌洗碗培养两个孩子双双考上了大学。
三年大学两个孩子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他们都是平时趁休息时间当家教,发传单挣生活费。由于各自的努力,每年都用奖学金交了学费,用自己挣的钱逢年过节还给父母买新衣服。
现在大儿子在林业部门上班,小儿子在司法部门上班。业余时间,大儿子给别人合开一家健身房,小儿子在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兼职做教师。他们现在在一个小区里都各自买房,没有让父母掏一分钱,打算结婚也不会要父母的钱。他们还有个长远打算,等他们成家后,兄弟俩准备在小区内凑钱给父母买一套一搂的房子,将来他们两个可以孝敬父母终老。
这是九十年代二胎家庭的一个缩影,那时在农村躲避计划生育生二胎的家庭很多。城市里也有,只是不像农村那么多罢了。他们当时没有条件生二胎,自己创造条件也要生。估计他们生二胎时也应该想到将来孩子上学需要花多少钱,买房娶妻需要多少多少钱,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尽其所能先把孩子抚养成人,以自身的状况影响孩子们,学会独立,学会感恩。
现在政策放宽,生育二胎不用东躲西藏,生育权在自己手里,“生”“不生”自己说了算。可是年轻人反而不生了。压力是一方面,育儿观念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每个做父母的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把最好的物质留给孩子,还担心这辈子给的不够,下辈子的都想准备了。难道必须给孩子铺一条通往未来顺利的路,对孩子才是负责吗?难道给孩子很多的钱才是爱孩子吗!父母的这种爱的观念有时要害了孩子的。
朋友的一个邻居,头胎是女孩,心里就想再要个男孩,结果第二胎果真生了个男孩。父母对他是呵护有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要星星不给月亮。真真正正是百依百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考上好学校花钱托人也去上。没有名牌服饰,父母节衣缩食也要给买。十几岁时出现判逆,由于父母教育不当,整天天沉迷于网吧。学校不想去,家也不愿回。和一帮小混混在一起吸烟喝酒,上网逛街。父母急白了头发,操碎了心,但还不敢对儿子大声管斥。儿子放出狠话“再啰嗦,永远不回这个家!”现在二十多岁谈了个女朋友,夫妻俩把自己的老房子卖了又四处举债才凑起新房的首付,现在老两口在外租房,还得替儿还房贷,儿子又放出狠话“不付清房钱,你们老了我也不养你们!”想到能老有所依,将来儿子养他们,他们就加班加点地在工地上帮别人搬砖送灰,五十多岁的年龄,看上去像六十岁多岁的老人,再辛苦也要坚持。可是这样的孩 子会让你们老来依他吗?他会养你们吗?
老话说“溺爱出劣子,贫穷出英才”,有时你不能给孩子过多的物质反而是好事,只要父母教育得当,他们会把困难当磨砺,把不顺当磨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无论二胎是男孩还是女孩,不在于你给孩子多么钱,不在于你给孩子买多大的房子,而是在于你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家喻户晓的比尔盖茨和老婆商定把自己五百多亿财产捐给他们名下的基金会,没留给他们的孩子一分一毫,一直教育他们的孩子在外独自创业,你能说他们就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用心培养,用爱陪同,女儿可以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男孩照样可以成为父母的“小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