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吐槽,很久之前的,不过还是想发。
(1)
“你们什么时候放假?”
“已经放了呀,1月4号就放了。”
我看着这两条群消息陷入沉思。
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选择了学医!
“我1月19号放。”我淡定地敲下这几个字,内心平静如止水,甚至还有点想笑。
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大概是这样说的——请列表里那些放假的回家的小伙伴们不要再空间或者朋友圈秀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多么滋润,要知道你们的医学生朋友现在正在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这一学期的知识,如果因为你们的说说或者朋友圈而遗忘掉一个知识点,可能以后他们就只能对你说,“我已经尽力了。”
很夸张是吧,但这确实是事实。“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胜高考”,这句话完完全全道出了医学生的心声。临床专业的可能大一的时候还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但是到了大二就会知道了生理生化必有一挂,要是不挂必是学霸。护理专业的就更惨了,由于国家对于本科护理教育的改革,本科护理的学制从五年变成了四年,学习任务更重了。在医学院校,护理的课大概是最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本人就是护理学专业的。
以前觉得上大学真的就轻松了,虽然不是什么周周小长假,天天夜生活,但是至少得有周末吧。不,我们没有!过得还不如高三狗,我高三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累。看着自己逐渐升高的发际线,以及日益稀疏的头发,我不禁老泪纵横。我还年轻啊,我才19岁,生活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2)
不只是课多,假期少,更重要的是考试。我的生化老师说过,“最好不要挂科,挂科就意味着补考,但是补考卷子的题更难,补考过不了只有重修,但是重修的通过率更低。”什么是绝望?这就是!
并且,在医学院你是没有资格去找老师要重点的。
“老师我们这门课有重点吗?”
而老师的回答往往是,“病人会按重点生病吗?”或者是“你觉得你身体的那一部分不重要,我给你摘掉,我们期末考试就不考这一部分。”
老师我觉得我的脑子不太重要。
总之就是没有重点。大概真的就是“医学生背书强,八百页三天进考场”。没错,到了学医的中期,我们的专业书就会变成1000页+,每天背着我的医学小书包,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其实没有重点都还好,但是为什么要联考啊!在我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们考完了生理生化病理病生微生物免疫药理。考完试我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毫无灵魂。所幸最后没有挂科,要是最后挂了,那就真的对不起在凌晨两三点还在看书的我了。
不过我还是太天真,以为这样的联考最多只有一次,但是我忘了,这些学完了还有内外妇儿。每学期的考试月医学生都在猝死的边缘徘徊,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熬夜。或许你会觉得这是那种平时不学习考试抱佛脚的学渣。但是说实话在医学院,这是每个人的常态,学渣可能还不会这么学习。
除了考试安排变态外,考试题型也挺厉害的。除了什么选择判断,案例分析,我觉得最要人命的还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这两种题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蒙。如果你没有背到这个知识点,那你就只能看着卷纸和它干瞪眼了。千万不要妄想从其他题里找答案,知识点那么多,能囊括进一张试卷就很不错了,一套题里根本不可能出现重复的知识点。
老师,我在图书馆的12楼,这里好高,风好大,我好怕,我不想挂科。
(3)
学医确实很累很累,可是当我们踏入圣神的医学殿堂时,就已经发过誓要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因为生命的重量是无法被任何东西所衡量的,上了临床才知道什么叫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深夜里你们都在休息时,我们还在熬夜备考,也说不上来到底是因为什么支持着让我们继续学习,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想挂科,亦或是支付宝里的余额不足以交重修费吧。不过熬到最后,任何理由都变得十分浅薄了。
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戒断的习惯。
要是真的要追根溯源的话,我能给出的答案也只能是那种假大空的心灵鸡汤——
学医的人见过了太多太多生命的脆弱,所以才会在学生时代拼命学习,这样才会无愧于这一身白大褂,才无愧于医生这一称号。
最后有一句话想要送个那些想要学医的小伙伴——
学医需谨慎,但是如果选择了就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