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行为,一旦你把它养成了习惯,它就会变成一种无意识的状态。
也就是说习惯一旦养成,你的行为就会变成自发和下意识的,你会身不由己地执行,却根本意识不到。
比如你在说话之前习惯性先道歉,比如每当你笑的时候都会低头,比如你总喜欢接别人的话。
当你执行这些行为的时候,你其实根本不会注意到,除非有人明确的告诉你。
而一旦你重复这些行为的次数越多,你就越不太可能会质疑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旦你意识不到这些习惯的存在,自然也就根本无法想到要去改变它。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已有的习惯,就必须先意识到。
就像心理学家荣格所说,除非你让自己的下意识能够意识化,否则它将一直支配你的生活,而你把它称之为命运。
所以当你想要改变坏习惯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一旦行为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我们就越不太可能有意识地注意到它们。
除非我们能保持警觉,时刻知道我们实际上在做什么,否则我们根本无从改变。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
你可以试试习惯记分卡的方式。
创建自己的记分卡,列出你的日常习惯。
你可以随便找一天,从你醒来开始,把自己的习惯逐一列举出来,比如起床、关闹钟,查看手机、上卫生间、刷牙、换衣服、吃早餐。
一旦你建立了完整的清单,当你对照查看上面的每一个行为的时候,你就可以问问自己,这个是个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还是中性的习惯?
如果是一个好习惯,就可以标注一个正向的符号。
如果坏习惯就标注一个消极的符号,如果是中性习惯也给它一个标志。
当然,其实习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有效的习惯。
因为毕竟所有的习惯其实都是在为你服务,即便是那些坏习惯。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不断重复它们的原因。
当进行习惯分类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个行为是否有助于我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如果这个习惯能支持你,它就可以算是好习惯。
如果它反对你的身份,则可以被视为是不好的习惯,需要注意。
当你创建习惯记分卡时,一开始没有必要改变任何东西,记分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醒你,你每天发生的行为,就这么简单。
你不必急着对自己进行批评或者是判断,不需要为了缺点而责怪自己,也不需要为了自己的优点而给自己奖励。
你只需要认到认识它们,承认它们就足够了。
改掉不良习惯的第一步,一定要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且大声说出你采取的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
比如当你想戒掉吃甜食的习惯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又拿起了一块饼干,你就可以大声告诉自己,我想吃这块饼干。
但是实际上我不需要,如果把它吃掉,我的体重可能会增加,身体可能会受害。
当你大声告诉自己坏习惯的发生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时,这就增加了你行动的难度,从而防止你再次自觉地去执行它。
别看它简单,即便看起来你只是大声提醒了自己该做什么,它也能非常有效地影响你的行动。
行为转变总是源于自觉,你可以借助习惯记分卡,帮助你认清自己的习惯,并且注意到它的执行。
只要你时刻保持警觉,那么就可以让自己的行为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