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汉奸,因引清军入关与绞杀南明政权而恶名昭著。在其晚年,又因清廷撤藩而起兵反清,最终却兵败身死,更是将其定义为反复无常的小人,将之钉在了耻辱柱上。那么,假使吴三桂当初反清成功,并恢复了华夏。那么,吴三桂会从大汉奸而摇身一变,而成为人们仰慕的大英雄吗?
首先,客观地讲,吴三桂当初延请清兵入关,其初衷是借师助剿,而不是降清做汉奸。吴三桂镇守辽东多年,深受朝廷的器重与厚恩。而与清兵厮杀多年,国恨家仇交织在一起,主动降清在情感上就说不过去。而当时,吴三桂被夹在李自成与满清之间,以其仅有的兵力并不能自立。吴三桂起初还是想投降李自成的,并已将山海关交与唐通(受李自成命,招降吴三桂)而率军进京。可当行至永平时,遇上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李自成军在北京的胡作非为之后,便改变了初衷,还师袭击唐通,再据山海关。
据吴三桂写给多尔衮的书信: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胁、西胁,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土以酬,不敢食言。” 而满清占据北京之后,吴三桂还请求多尔衮:“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再据吴三桂起兵反清时的檄文,也指责满清:“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居燕都,窃我先朝神器”,而满清亦不能做出正面回应。
从诸多的史料记载,都已证明吴三桂的本意确实是借师助剿。而当时的南明政权也对吴三桂的做法甚为肯定,弘光帝还加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并遣沈廷扬自海道运米十万、银五万犒师。但吴三桂却已上了满清的贼船,而不能接受南明的封赐。
再则,吴三桂起兵反清,亦不能说其反复。吴三桂起兵反清乃是因为清廷撤藩,清廷撤藩而三藩皆反,没理由单单责备吴三桂反复。而三藩反清是有正当理由的,并非如某电视剧中演义的那样,撤藩则反,不撤亦反。吴三桂还是试探一番,清廷对撤藩的态度的,得知清廷决意撤藩,才铤而走险,起兵反清。单从道义上讲,三藩反清理亏的是清廷,乃属清廷的背信弃义、过河拆桥。
第三,从后世对李成栋等人的评价上来看,吴三桂若反清成功还是容易获得肯定的。李成栋,明末农民起义军出身,后降明。清军南下之后,又率部降清,嘉定三屠的刽子手,并除灭隆武帝、绍武帝,替满清攻取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而李成栋部军纪极差,杀人如麻,其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但是,李成栋在满清那边不得志,后来反正了。在其死后,南明官方对其评价甚高,谥其为“忠烈”。即便后世读史人,每看到此一页,也是五味杂陈。还有那位因颁布《杀胡令》而闻名,被视为华夏救星的冉闵,起初也是为羯人为虎作伥的。吴三桂若反清成功,建立了新朝,其既往就更不值提了,毕竟历史还是很讲究“成者王侯败者贼”的。
第四,如果单从道德上来讲,比吴三桂更值得痛恨的汉奸也还多得是,吴三桂只是更为焦点的人物而已。那位首先提议“剃发易服”并作表率的孙之獬,以及洪承畴等之辈。满清修“贰臣传”亦是以洪承畴为首,并只授予其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职衔。清廷对吴三桂、耿、尚、孔等之辈毕竟还有几分器重与尊敬,而对孙之獬、洪承畴等完全奴颜婢膝之辈则是从骨子里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