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都是当过学生的人,寒窗苦读的十几年,在回忆中加工之后总是呈现出一副天真烂漫,让人怀念的样子。可是再想想,那么努力地听课考试做习题,却总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拿第一名、看着同桌名次进步,真的没有嫉妒或者失望或者自责吗?仔细想来,学习的辛苦才是当学生的主旋律。
一直被灌输勤能补拙,也一直相信笨鸟先飞就能早入林,当然,现在的价值观也是这样鼓励的,毕竟不能断了念想堵了前路吧!可是方法,有时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就好比运气有时候比实力更重要。
虽然这样的观点有点丧,但不得不承认它是对的。想想自己的求学之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2.成长性思维与固定性思维
如果努力不一定能成功,那么努力还有必要吗?这就涉及到成长性思维和固定性思维的问题了。智商、背景、天赋、运气……确实在有的时候会突现出关键的作用。可最大的问题是,既然已经不具备这些优势了,就剩下努力,却消耗心力用来自怨自艾,为自己的懒惰和失败找借口,那才是无可救药的失败。
成长性思维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打破束缚,可以创造成就。不要还没竭尽全力去拼搏过,就从思想上就给自己先“判了死刑”。机会当然会给运气好的人,但也会给有准备的人,前者看老天心情,后者靠自己努力,哪个更靠谱?先尽人事,问心无愧,方能不执着于天命。
3.如何培养成长性思维
①发现问题——培养觉知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核心需求——参考姚丽姐姐带孩子吃牛排的故事。
②澄清问题——随时思考:为什么要主动去做这件事?寻根问源,找到问题的本质。
③应对问题——与小我作斗争。直面问题,不要逃避,不要转移注意力。出现问题不过是告诉我们此路不通,需要寻找别的方式处理。
④解决问题——顺势而为。一要顺应时势,即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参考双休职工的幸福指数比单休高、杠杆原理。二要发挥优势,利用自己的天赋做事,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