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简单而有效的原则
第一类:个人发展
1. 发挥优势原则:发挥优势比规避劣势更有价值。
所谓天赋优势,指的是某种天生的特性,让一个人可以在同样起点的情况下,比一般人更加快速地成长。我可能更有人际敏感度,你可能更有数据敏感度,他可能在乐感方面更加擅长。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没有像莫扎特一样出众的音乐天赋,也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高智商。然而,你忽略了相对天赋的概念。
也就是说,跟你自己相比,你在A方面是比B方面更有潜力的,那么你花同样的时间,在A方面是比B方面成长快很多的,如果选择一个能利用A方面天赋的领域,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天赋,也都需要利用天赋。
在页面底下,有一篇文章链接,分享我自己如何通过发挥优势、实现快速晋升的案例,感兴趣可以参考。另外还有两篇,是关于如何找到天赋优势的,供你实践!
2. 折腾原则: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选择更折腾、更主动的那个。
比如说,当你想要转行,纠结要不要转的时候,往往“转行”是更正确的选择。一方面,如果你留在原地,今后的很多时候你都会跟自己说“早知道当初……”“如何当初转行会怎么样呢”,而如果你转行了,无论成功与否,你至少会觉得这是自己的决定;另一方面,其实多去尝试,往往能让我们有机会发现更大的可能性。
关于这一点,有个故事,贝比·鲁斯是棒球领域里面的乔丹,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棒球运动员。
他维持了三项纪录,第一项纪录是单赛季打了60个全垒打,这个纪录维持了34年,第二项纪录是他整个职业生涯打出了714个全垒打,这个纪录维持39年。但他还有第三个纪录,整个职业生涯被三振出局1330次,这纪录维持了29年,也就是说,他同时维持了最好的那个纪录,也维持了被三振出局这个最尴尬的纪录。
但是,他还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棒球运动员,因为所有人都会记得你的成功,不管你之前失败多少次。所以,折腾比不折腾好。
3. 顺境逆境原则:顺境时抓住机会往上跑,逆境时窝在自己的世界好好学。
顺境的时候,就好像是顺风,这时候你往前跑,稍微用点力气就能跑得很快;而逆境就像逆风,无论你多么努力,最后前进的距离都有限,所以不如趁这个时间好好养精蓄锐、等待顺境。可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相反的,逆境的时候怎么努力都原地踏步,于是感觉很恐慌,反而越努力跑,顺境的时候因为有风推着往前走,反而不以为然。
比如说,自己好不容易转行成功,但是这家公司在行业中地位一般、业绩不行,升职机会特别有限,还有内部政治,这种逆境下就应该好好努力、积累行业经验,以便今后跳槽到行业里面领先的公司,而不是为了争取有限的岗位,去参与太多公司政治方面的事情。
第二类:思维方式
4. 澄清问题原则:面对任何问题,首先花时间澄清。
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可现实中,大多数人的做法完全相反,看到问题都有压抑不住的冲动,想马上跳进去。
但对公司来说,同样工作8小时,你能创造更多价值、更高绩效,才有机会拿到更多回报,因为大多数岗位是结果导向的,而不是过程导向的。公司需要的功劳,而不是苦劳。
所以,花时间去学习如何筛选高价值的事、澄清好每个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让你不白花力气。
5. 以终为始原则:任何时候都牢记自己的目的。
我此前的咨询公司,在做高潜人才研究的时候,有个发现:高潜力的人才是有共性的,具备这些共性的人,几乎做什么都能做好,而不具备的,几乎做任何工作都会障碍重重。
这其中,有一项共性就是Result-driven(结果驱动)。那些高产出的人,未必动作更快,而是更善于判断,什么事情对结果是最有效的,然后,用尽一切办法保证结果达成,而不是死守着原有的工作任务。
关于以终为始,另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意自己的姿势是否优美,而要在乎自己的目标是否达成。比如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说服某个客户签下单子,就不要在意他是不是对你印象不好、你是不是宣传了太多次自己的产品等等,一切行为以签下单子为目标。
6. 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ECE 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在你沟通表达和思考的时候,都非常有用。它几乎是咨询公司跟客户沟通和帮客户解决问题的第一原则。用在表达方面,能够让我们的结构更加清晰,不会出现一会儿说到东、一会儿说到西的情况,而用在解决问题方面,我们能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子问题,并且保证子问题不重叠、不遗漏,帮助你全面地看待问题,避免想当然。
第三类:沟通表达
7. 先处理情绪原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于己于人都如此。
过去做咨询的时候,因为咨询领域涉及到组织架构,而组织架构本质上就是高层利益分配,所以在项目过程中不断跟各类高层沟通。多年经验下来,我最大的体会是:没有什么问题是沟通不能解决的。
大部分的冲突,不是对方的情绪问题,就是自己的情绪问题。所以,在任何冲突下,先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认可对方的情绪,比如说一句“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然后再在理性的层面上解决问题。如果任由情绪对情绪,无济于事。
8. 问“你要什么”原则:把对方从情绪中拉回来的方法,是问对方要什么
当你面对一个极度生气的人,你一般会怎么做呢?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停地解释,解释每一个让对方生气的点。但是,从你的经验来看,有没有用呢?徒劳。
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认为,我们所有人,内心都有三个自我:儿童自我、父母自我和成人自我。沟通之所以困难,就在于它不是一对一的沟通,而是三对三的沟通。
当对方极度生气时,他是儿童自我,而你在讲道理,是成人自我。双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你越解释,他越会觉得你在找借口。
而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你把他拉回到成人自我。如何拉回呢?问他这个问题:你希望我怎么做?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有用?因为听了你的问题,对方会开始思考,要你怎么弥补他,要跟你提什么条件。
而这个时候,无论他提出多么苛刻的条件,一旦他开始思考,就已经从发泄情绪进入理性思考了,你们至少在同一个频道了,这才有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9. 讲故事原则:永远记住,你对面坐着的,是喜欢听故事的人。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演化中称霸世界的关键,是因为我们偶然获得的讲故事的能力。只能描述事实的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至多只能将部落维持在一百五十人的规模,然而故事(包括传说、神话、宗教)可以将更多的人集合在同一背景下,继而完成规模更大的活动。 我们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成了更喜欢听故事,并且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故事的物种。 所以我们无论是与家人相处、和老板提要求、向客户推销产品、向投资人阐述商业计划的时候,要记得我们对面坐着的是喜欢听故事的人。而讲故事是有套路的,可以参考页面底下的文章。
2. 学起来简单却终身受益的技巧(下篇)
第四类:人际相处
10. 双赢原则:真正的赢家,不会让对方吃亏。
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你跟卖家之间就是你赢我输的关系,砍价失败就亏了,砍价成功就占便宜了。
对于逛街买菜买东西这类购物行为,都是一次性合作,我们跟对方没有多次打交道的必要,而且只有买东西这个单一维度的事情。所以这种情况下,的确是你占便宜我就吃亏,讨价还价是最佳策略。
但大多数人际交往的场景都不一样,你跟老板、供应商、客户、同事等等之间的合作,都是多次合作,而且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合作。所以一次性讨价还价的占便宜策略,是不适用的,你们需要双赢。
而双赢是有方法的,具体可以看页面底下的参考文章。
11. 弱关系原则:跳出圈外,找到能帮你的弱联系人
关于弱关系,这在本小节的知识点里面,已经描述过,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就是,你需要跨到自己的小圈子以外,才能通过学习来进化,同时链接到更多机会。比如,圈外的学员都来自各行各业,之前有很多人,就是在这里得到了弱联系人的帮助,比如有两个学员一起创业在杭州开了一家鹅肉店,有几十位学员被内推成功到心仪公司,至少有十几个人脱单了,等等,这都是跨出你圈外的收获。
12. 激励原则:理解别人要什么,才能获得团队这根杠杆
在职场初阶的时候你自己是执行层,你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效率就可以。
到了自己带人的时候,就遇到困难,下属要么不认真干,要么做不好。最后关键时刻还是要你出面解决。你从管理层又变回执行层了。
所以,能够驱动别人,是一项重要技能。
驱动系统1.0是生存本能驱动,也就是吃饱、穿暖、繁衍后代的本能。用咱们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食、色,性也。”这显然是最根本的驱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大部分的活动都是为了这些。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分工合作开始产生,社会经济形态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让社会运作更加高效规范,驱动系统2.0出场了。
2.0系统是外部奖惩驱动,也就是俗话说的“胡萝卜加大棒”。它对于人性的假设是:人喜欢获得奖赏、避免惩罚。人类利用外部奖惩驱动,发展出非常复杂的法律法规、契约制度。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体系,为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外部驱动渐渐地不像以前那么有效了。
3.0系统是内部驱动,这是指从事某件事情的过程本身就是令人满足的、就是一种奖励。
比如编程爱好者在编程的过程中废寝忘食,感到极大的满足,无论是否有人给他们支付报酬都能保持热情。
掌握驱动理论,你才能很好地利用团队这个杠杆,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五类:工作效率
13. 时间不均等原则:将你的时间区分成不同类型,来做不同的事情。
时间跟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在我们的知识点里面也提到过。
1)黄金时间:你最能够集中注意力的长段时间叫黄金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是清晨,有些人是夜晚,这个时间适合做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
你可以通过多次尝试找到规律,比如我自己是早上7点到10点,所以我一般早起,处理一些重要事情,然后再去公司。
2)常规时间:每天基本固定的时间叫做常规时间,比如上下班、吃饭、健身等等,这些时间你可以挖掘一下,适合用来看书、背单词或者为一件重要的事情积累素材等等。
总之,就是适合做那些需要动一点脑子、但不需要太深度思考的事情。比如我会在上下班路上听音频。
3)碎片时间:比如等车、排队、等朋友等等,这些时间可以做一些必须要做的重复劳动,比如我会用来读新闻、回复邮件等等。
仅仅是划分一下时间,你的时间价值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14. 搭建素材库原则:不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思考。
针对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能够搭建自己的素材库,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效率。比如说,我是用印象笔记来搭建自己的素材库的,在我的素材库里面,我会有很多分类,包括自媒体文章、课程设计、公司管理、商业模式、运营推广方法等等。当我看到一篇不错的微信文章,我会一键发送到印象笔记里面保存,然后定期整理分类就可以。因为印象笔记可以搜索,所以比如我写文章的时候,想要写“创新”相关的,我就会在里面搜索“创新”,所有相关的文章就会出现,给我省去很多查资料的时间。另外,平时的想法也可以在里面分类汇总,比如说,我跟同事吃饭的时候,发现公司管理方面有某个问题,会马上记在素材库里面,这样每个月跟全体员工开会之前,就可以翻看一下,准备议程。
15. 多问为什么原则:越是困难,越要问“为什么”。
我们有时候在一件事情上耗得久了,会一头扎进去,忘记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
比如说你开一个公众号,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成长感悟,但之后看到别人公众号有很多读者,很羡慕,于是花费大量时间去安利和推广,根据读者的喜好来安排内容。
一段时间下来,你可能发现,自己也没有成长,公众号的读者也没有涨,于是陷入了挫败和焦虑。
这时候,如果你能及时停下来,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或许情况会不同。
所以,做任何决定、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需要不断追问“为什么”,有时候会豁然开朗。
好了,这些就是我总结的最有价值的15个原则(或者说技巧)!
那么到这里,我们的课程就差不多结束了,希望你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通过学习来进化自己、增值自己!
你周围可能有很多人会花时间理财、投资,但我相信,在年轻的时候,自己的潜力其实是最大的,把时间花在自我提升上面,你的增值一定会几十倍于理财的收益!相似的人总会相遇,希望我们能够有机会继续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