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何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语”是指对景物的描摹,“情语”是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文学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
一般,我们谈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就会想到“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其实除了“借景抒情”,还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缘情布景”。而在我们的古诗中,这四种抒情方式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1500余首,他的诗饱含感情,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些诗真实地反映了唐朝有盛转衰的社会现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在听到唐朝大军收复蓟北后写的,充分表达了杜甫欢乐心情,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在备课时,我搜集了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写的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的不同心情,也流露出作出诗人的满腔愛国之情。今天,我就来通过杜甫诗句揭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神秘面纱。
一、调动学生情感,感悟诗人,爱国爱民思想感情。
我们在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我播放了豫剧《打金枝》中有关安史之乱的四句唱词,播放这段唱词:1、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3、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为学好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铺垫。学生通过唱词提取了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信息,了解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让繁荣昌盛的唐王朝岌岌可危,诗人和其他老百姓一样,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写出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引导学生回忆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陈慧英的《梅花魂》,体会文中人物的思乡之情。
通过以上策略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与诗人同喜同悲,领悟诗人闻讯而喜、欣喜若狂、放歌纵酒、归心似箭的狂喜之情。做到让学生口中诵诗、心情如师、课堂如诗。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杜甫回乡情景:当年杜甫随着其他百姓离别了故乡,现在回乡场面自然是杜甫一家和浩浩荡荡的逃难人群,一起重归故里。诗人在这里表达的喜欲狂的心情,更是千千万万苦难人民的共同心声。从中学生体悟到人民诗人的人民情怀。诗人的爱国、爱民思想跃然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体会诗人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出示《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叛军攻破长安。春天来临,城中荒草深深,诗人看到花开也不由地流下眼泪,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这首诗通过花鸟景物表达了诗人悲伤的心情。
出示《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前四句通过景物表达出了诗人的无助和愤怒,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出示《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故乡被收复后,被一场春雨滋润着,他这样欣慰的吟诵。喜字表达出诗人高兴的心情。诗人高兴的心情,通过春雨这种景物表达出来。
出示《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是诗人在饱经离乱之后有了安身处所,在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小路上花团锦簇,花瓣之上流连忘返的彩蝶,清脆啼鸣的黄莺,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让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三、学生小练笔: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通过景物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心情,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两句诗,也可以是四句诗,任何表达方式都行。
喜悦:那温暖的风吹拂在人们的脸上,那可爱的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那平静的湖面总让人难以忘怀。那可爱的花朵,美化着环境,那柳树枝叶随风飘扬,那被雪覆盖的山野融化了。我陶醉了。
伤心:哥哥走了,仿佛这里的大山要崩塌了,仿佛这里的鸟儿都飞走了,仿佛这里的空气变得肮脏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学生的小练笔中可以看出,学生学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