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傅为民写的《我对咸菜的情结》,突然有种冲动,也想写点与咸菜有关的什么的。
记得小时候,高楼很少,住平房住大杂院的居多。几乎,不应该说家家户户都有两三个,至少一个咸菜坛子;小口的,大囗的,这种棕色或浅或深的坛子。
最常见的是腌青萝卜,腌胡萝卜。那时生活条件差,一般家庭都是在晚上大家都回来啦,炒一个菜,都是当季最便宜的菜,没啥油水,就吃得多,菜不够,咸菜凑。
您可别小瞧了这小小咸菜,它可是小物事预示大道理的见证,可是见证了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好的佐证噢!六七十年代时的工资是三四十块钱,孩子多;那时钱是一分钱恨不得分两瓣儿花,腌咸菜是大粒盐(粗盐),加点花椒煮开,凉晾盐制的,整个萝卜扔进去,吃时捞出一个,或切块或切条,或切丝,稍富余些的,点点儿香油。再就是雪里红下来时,喜欢吃雪里红那个味的,腌些雪里红。腌好了,吃时用猪大油炒一炒,就是很好的加饭菜。家里生活条件好的,才会放些肉炒着吃。你问问年龄四十八九往上的人,他(她)们有许多人对地瓜、南瓜、胡萝卜等敬谢不敏,为什么吃得过多,吃伤了。我曾经就最讨厌吃青萝卜,炒青萝卜也好,腌青萝卜也好,都不爱吃,不过油炸青萝卜丸子除外。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那些大个的腌菜坛子早以功成身退,換成漂亮的小瓷盆,只是用来调剂一下胃口,品种也多,黄瓜、豆角、姜、辣椒、莴笋……用油将花椒、大料爆香,加酱油、糖等熬开,晾凉倒入盆中,最后再加上些白酒。
噢!既然谈到咸菜,就不能不说那肉皮疙瘩咸菜。我小时侯是只有快过年时,家里才煮些肉皮疙瘩咸菜的。那时候记得好像肉皮和疙瘩皮都需要托人买的,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做,做好了一时吃不完,搁冰箱里就成。那时家里哪有冰箱啊,好多人别说没见过,有的听都没听到过。这小小咸菜见证生活的变迁,从开始只是用盐腌,到舍得用酱油腌酱萝卜,再到腌制什锦咸菜,只有国家富强了,咱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过的好;老百姓富裕啦,就舍得在吃喝上花心思,您说我说的有道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