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果你打开了这篇文章,至少说明了三点——1、你意识到当今各种信息资讯铺天盖地而来
2、你意识到自己宝贵的时间需要你有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能力
3、对于有用的信息,你想进一步加深理解,最好能为我所用。
《如何阅读一本书》从初版到现在已经79年了,在阅读类的书籍中依然是销量的佼佼者。书中指出我们阅读的目标应当是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应当有不同的阅读速度。
阅读同时也是一种学习,一种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或者叫主动的学习。书中提到的阅读的四个层次,无论是对于读书还是读一些新闻资讯,都对我们更好地辨别、理解和运用信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它最开始的版本由莫提默•J. 艾德勒(享有盛名的学者、教育家、编辑)于1940年完成,32年后,他的朋友查尔斯•范多伦对其进行了大幅增订修改。
《如何阅读一本书》从阅读的四个层次、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以及阅读的终极目标,向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可操作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贯穿本书二十一个章节的“阅读的四个层次”是什么,针对四个层次,我们也可以来检视一下自己平时的阅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层次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有递进的关系,下一个层次必须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跨层次来阅读。
01 第一、第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要求我们认识字就可以了,这个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可以完成。
第二个层次叫“检视阅读”,检视阅读重在强调时间。这里提供了两种方式:一是有系统地略读或者粗读,包括对书的引言、序、目录、索引、作者介绍等先读一遍,然后挑一些与书的主题相关的章节来读,翻一翻书,看看有哪些关键词与书的主题有关,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个方式是粗浅的阅读,即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停下,不纠结于里面的矛盾,也不要企图一下子全部理解。对于很多书来讲,采取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平时我在阅读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书籍的时候,一般就到这个层次就可以结束了。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阅读”。
这个阅读重在咀嚼消化和加深理解。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在这个阅读层次当中,要做到前后三点:一是掌握书的结构大纲。这一步在检视阅读的基础之上,要找出书中作者所讲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概括和分析;
二是诠释一本书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要通过提炼字关键字词和关键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意思,并且联系我们实际的经验来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并且重新架构书的内容,吸收为自己的一部分;
三是评论一本书。评论的时候,我们必须确保自己已经完成了架构大纲和诠释本书的基础之上,否则不要轻易批评一本书。在进行评论的时候,也要拿出足够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我们自己的观点,不要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喜好来进行。
这个层次的阅读适合去读一些稍微有难度的、学术性的、或者是自己想深入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书籍,比如我最近在读的《批判性思维》就进行了分析阅读。
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级的层次,就是做主题阅读。
在这一个层次的阅读中,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列举一份书单,找到这几本书中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章节,让作者的观点与自己达成共识,建立起自己的词汇和术语体系。
最后,我们整理清楚自己所要解答的主要的、次要的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主题阅读应当面面俱到、客观中立。
以上就是阅读的由浅至深的四个层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最后探讨了读书与心智的关系。在这个资讯泛滥的时代,我们应当了解,任何娱乐性的或消遣性的书籍、讯息,除了带给我们片刻的欢愉,便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收获了。因此,我们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应当主动去阅读一些稍微有难度。
当我们成功地阅读一本好书之后,不只是知识增加了,关键是我们从一本本的好书中,得到了“智慧”,更加懂得生活、懂得生命。
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请先拿起一本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