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从书本上理解就是个体对于某件事的,刺激导致的植物神经性的一些症状。但是当自己去体验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我们就会深深的被自己的情绪所吸引或者吓到,往往在负面情绪暴涨的时候我们会做出一些情绪化的行为,比如说做出某个决定,或者是去做某件事情。很多的时候我们在后悔时,就是这些情绪化的行为所导致的。我不知道书上写的那些定义是否有道理,但是只是对于普遍的情绪的一个简单的总结,因为这些并不是能解释所有的行为。
在这里存在个体的个性化,就是因为这个,每个人和每个人表达出来的情绪不一样,至少有一些不能和书上的单一的理论去解释,当一个人去体验一些情绪时,那些小小的区别,就是重点。往往就是这些小小的区别,去做出那些冲动行为的驱动力。我们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去找寻自己所为的个性以及标准。但是我们去努力找寻的同时,也在去体验成长带来的痛苦。说的精细一点,我们在去体验那一份份痛苦,在痛苦中成长。并且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为此付出不时的努力。因为有些时候我们都是不理性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无法去复制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当然了,不会有人去复制失败,如果说存在的话,我相信那一定是无意识的。某个人的一些内心深处的情节,会不时的去影响那些看似理性的行为。我相信,只有我们去很好的去觉知自己的每一秒的情绪变化时,才能慢慢的去看到那个站在阴影处的自己,那个能看见你但是你看不见他的角落才是我们值得去窥探的,那个角落的每一寸地方都能是我们平时看不到的,或者是意识不到的,因为只有是这样的我们平时意识不到的才是给予我们帮助或者是致命一击的。能去好好的认识他们,有助于我们在体验一些情绪时能看到背后的自己,更背后的那个你没见过的自己。因为他们在很所的时候都不是一个样子,或者是披着一件件华丽的外衣。但是我们能很好的去看清他们的本来面目时,我们就能对于自己的那颗心多了解一点,也对于自己的行为的欺骗性更了解一些,只有我们看清自己的骗子身份时,才会对于自己放下,那是心灵的轻松,对于自己的内心的一种接受。那个接受不代表任何的妥协,也不是对错的判定。当然我们最好的能力是对于自己的欺骗。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在把骗到什么时候才是终极呢?或者说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我们看不到,只是从表面的一些行为中去理解,或者是去挖掘。有时候挖出来的是石头,有时候是金子,但是当他们裸露出现时,我们不一定能认识他们,这就是我们对于一个或者是更多的自己的一个否定。我们从内心的世界里去否定自己,去帮助那个站在阴影里面的骗子去骗自己。无疑,这样的每一个谎言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是我们也陶醉在这样的角色里面乐此不彼。只是在闲暇的时候,感慨一下,或许这样欺骗是不对的,但是又能如何,只能一次接着一次的去欺骗,直到去死,才可以停下来,或许人在死的时候是安详的,因为只有在死的时候才能放下这个恶性的循环,彻底的停止。
就是它存在这样的深层次的原因以及必然的理性,让我们的生活中被操纵,但是我们的每个人的认识程度就是如此,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是弗洛伊德,会不时的去挖掘自己的潜意识。就此而言,那也只是一部分,相信还有潜藏在冰山下的东西我们没能看见,就说看见了,我们也不一定能认识他们。
在我们的每一个晨昏中,可否有那么一个自己的行为受到怀疑,我说的是自己的怀疑,从内心深处的。例如某个人在烦躁的情况下工作时,我们能感觉出来它带在工作中那种烦躁,以至于工作的效率降低,还能带出一些不利于社交的言语以及行为,如果在那个时候很好的起觉知的话,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时,我相信那时候才能给予自己的情绪一个交代,更能给予自己一个调节的机会。在调节的同时又能自己成长,还可以提高情商,这是附带效应。其主要的还是能从内心里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负面。在下次遇到同类的事情时,或者你会不那么的去触发情绪,首先是想到自己的情绪,去深深的感知他,在去调节,这是给予自己的情绪一个成长的机会,因为只有每次去成长一点,我们都会对于自己的内心了解一点。或许,下次的情绪就不会那么强烈,也不会那么一发不可收拾。这次是我们能看的见了,那是在自己的心里有这样的经验了,对于自己的认识加深了后的坦然。
在感觉到这样的负面情绪时,往往能停止一些时间去理解,给予自己时间,也就是给予自己成长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也是自己去争取的。如果说不去思考,我相信这样的机会就是争取也不会出现,因为争取了也看不见的,那是没有办法去前进一步的。
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优秀的自己,和一个邪恶的自己。平常我们能看到的是优秀的自己,邪恶的自己在适时的时间里会出现,出现时我们很多的时候都是不认识的,这就基于对于自己的挖掘程度了。在那个优秀的自己的指导下,去努力,在去欺骗自己,等我们什么时候感觉不想骗了,就会安静下来。这是对于自己的努力去追寻那个优秀的自己的结果,普遍的结果。这一点是我们能看到的,影藏的不深而已。
每一秒都是一个新的自己,为何不给于自己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