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

也许,我们无法赢在起点,那么,就祝我们赢在---转折点。

从那家店离开,我选择去了一家日餐店试工,离家坐车需要十几分钟的地方,街对面就是一所大学,生意听说很好。我之前看了菜单猜想过,应该是对服务生的要求挺高的,不然也不会一直招不到人。

两个小时,因为那个时间没有客人,我只是再熟悉工作内容,对于一个在这一行工作了六七年的人来说,也算轻车熟路,这个店,结合了外卖和堂食的菜品,还算好,于我来说不算难。可能唯一让我不舒服的是,老板的态度和厨房的人的态度,员工之间的工作气氛对一个人也很重要,也可能,对我来说有点重要。

我努力看着菜单和电脑操作系统,熟悉着一些我之前没有遇到的流程,老板过来找我交谈,当得知我是本科大四时,随口那句:本科找不到工作的,得研究生,还不如好好打工。让我瞬间对这间店失去所有好感。是的,出国在外的留学生,都会知道,这里的华人有多么的“坑爹”,那些华人老板,有多么的“无良”。 

我理解做生意的“老奸巨猾”,也理解他们的逃税漏税,更感恩他们可以给我们超时的工作去维持生活和学费,但我不能理解,这种打压式的PUA到底图什么?让我们拼命给他们打工,总要大家互惠互利吧?工资不高,待遇没有,就单纯一句,干吧,干多了都是你的。那我的学习呢?我的签证呢?如果此刻,我都不对自己负责,谁还会替我负责呢?

即使我们不能选择工作职位,可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

好吧,我常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以后当了老板是否也会如此刻般为我的员工着想,我也不敢确保,但至少,我还有选择的权力。我知道我得立刻有份工作,没有收入只有支出的日子,熬不了不多久。我这看似高傲的灵魂,在这个圈子里似乎没什么用,想遇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其实不容易。

里面带我熟悉流程的服务生挺好的,当我结束走出这个店,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可能是早起八九点吃过东西到现在下午快5点了没吃没喝的,头脑有点不清晰,总有点不舒服的感觉。

我上了车,回家路上,觉得已经不想回去做饭了,我为了这个工作还专门跑去买了一双黑色的鞋子,感觉也要用不上了,庆幸的是,我在我家附近的店里可以退掉。我感觉我不想去,但我有没有别的选择。

天黑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着,我该如何“改写”这个不情愿的命运,我真的有点不想去。说不上为什么,难道是因为第一次服务生小姐姐帮我问厨房可以带饭回去吃被拒?难道是因为老板回来了让我去厨房打包一份饭我果断的拒绝了?因为感觉他们不“友好”,虽然他们可能不坏,但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好。因为要写两份菜单,其中中餐要写中文让我感觉有点“费劲”,厨房的人不懂英文,难道不该是在电脑系统里加入翻译么?为什么要增加服务生的“工作难度”?还有,明明电话里说好了,我工作的时间是周四周五周六,结果去了以后又跟我说希望我能多上班,比如周日也要,我说那我怎么写作业呢?他觉得没必要。

可能,这些小细节让我不想去吧。

往往哪怕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记得车站前面有一家汉堡店,是中国人开的。我走过去,门上没有贴任何标识指明招人。我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

站在收银台的大厨很友好的问我怎么了?我说,请问您这里招服务生么?

后来,他给了我菜单,根据上面的邮箱,我发了我的简历,我简短的描述了我的工作经历,以及我的工作需求,以及突出一下我在这附近住。可能,我太需要这份工作了,我不想去那家日餐。我满脑子幻想,如果他们能缺人该多好啊,我想去,不仅因为他们离我家近,主要是那个大厨看上去很友好,他没让我感觉不舒服。

再后来我们约了第二天面试,三十分钟,彼此很满意。原来昨天那个我以为的大厨,是老板本人。

他说我们这个叫双向奔赴,因为他们不缺服务生,但是缺一个经理。他们看了我的简历,觉得我的履历挺符合的。希望我能考虑一下。我说其实我很想来这个店,但我因为最后一年学业比较重要,所以我希望我能全身心好好学习,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工作。他们也接受了。

很多事,总要都试一试,才知道合不合适。但我真的很开心,打电话给朋友报喜。我找到工作了,而且人家给的工资比之前的高,福利也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来的。我干的好了,熟悉了,有希望当经理呢。

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考。

如果我没有思考,我就不会鼓起勇气去推门。如果我没有思考,那么我可能忍着不舒服也会去那家日餐店干。思考,不是为了把我们难住,是为了给我们一条更好的思路。

也不是说日餐多不好,有的人天生就很冷,有的人一开始是笑面虎,但其实不咋地。我只是想说,那一刻,我的真实感受是,我不想去。新工作老板问我对工作如何理解?

我说如果老板不在,就听经理的,如果经理不在,遇到事情,明白什么事可以自己做主,什么事需要打报告。而不是都坐以待毙!他说,是的。我们就需要这样一个人。我说无论是否是经理,我对工作的态度一直都是认真负责,服务至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言善辩,随机应变。可能是因为我喜欢思考吧。

很多人不喜欢多思考,主要是怕有事,要担责。其实,我也怕担责任,但比起工作,我更希望我的工作更顺利,担责就担责吧,也不会总犯错。可能,我这个人就操心的命。

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

说实话,我在这一行工作的年限,我觉得还是可以当谈资的。但我一般找工作都会很谦虚,不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行那种,是觉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流程和规矩,我要等熟悉这些以后才会展示“真我”,。

先融入,再利用自己的经验做出改变更适合这份工作的行为和习惯。我之前遇到很多找工作的应聘者,他们总觉得保持“自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开始很喜欢说我以前干这个的时候,怎么怎么地,你们这个怎么怎么地。我觉得我这样挺好的。就。。。很迷。(之后这些基本都没被录取)其实,我个人的感觉是,不太好。

去新的地方,就当自己是“新人”,先虔诚的学习人家的,然后熟悉了以后,在融入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开始就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很多事,要讲究先来后到。要想让别人配合你的工作,首先你要学会先配合人家的工作。

总的来说,此刻我还是很开心的,希望下周的工作一切顺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