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c推荐我看一部纪录片,一直没心情看,这两天闲下来一口气看完了,真心不错。名字叫《最后的棒棒》。
棒棒就是挑夫,拿一个棒子到处揽活,在重庆这地方特别有市场,因为都是上上下下的山路。当然这活也很辛苦。
这些人基本上活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或者说是我们视而不见。如同阿猫阿狗一样,走过路过不曾见过。棒棒无疑生活在底层,可以一个月吃白粥配咸菜,每天赚几十块过活。因为年纪日长,而被取代被淘汰。
c说看看这帮人,你会觉得阶层跨越是纯属扯淡。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他们的学识,三观,乃至出身就基本决定了他们一辈子就在这个阶层打转,或好或坏。我说也有个特例。片子有个曾经的棒棒就实现了在重庆买房,女儿考上好大学。c说这个概率很低,基本上得集合家庭配合度,不要有父母兄弟姐妹拖累,生病,意外,对他们来说,任何一项都很有可能就背上一身债。这就是底层的悲哀。而我们,处于次底层,不会因此背上一身债,但也很难有积蓄。
我说c这些人可能通过几代人的付出积累,会实现阶层跨越的。他说有可能,但他只想自己活得舒服,而那种付出纯粹给子孙后代打工,他不认同,他后悔结婚,因为结婚带来的关系网并没有帮到他,反而越发成为拖累。c说,对于下层人来说,关系越复杂,越是拖累。穷的n次方叠加,你怎么可能会翻身?而富人恰恰相反,是富的n次方叠加,只会更有钱。
c说你看,穷人为什么穷,出身父母肯定穷,那你的从小接受的教育,圈子自然都是穷人,久而久之你的三观就被压在这个阶层了。就像棒棒们幻想打牌,算命翻身一样,这都是他们这个阶层的日常。思想观念一压制,就麻烦了。再者,还有现实的拖累,父母穷意味着家庭抵御风险能力极低,生老病死,那个不容易背上债。所以穷人一辈子都在还债,祖祖辈辈。
我说很多富人小时候也很穷的,他说富人小时候穷的有,富人小时候富的更多,这是比例问题。一万个穷人里面总有几个能飞上枝头的,一万个富人里面也总有几个会沦为乞丐的。再者,那些富人告诉你他小时候多么多么穷,他多么多么努力,可他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曾经是某部的领导,下放的时候苦而已,他也不会告诉你他娶了谁的千金。他虽然穷过,但他的阶层不在穷人这一块,是时代压制的,一旦稍有空隙,他回到原来阶层是大概率事件,而底层是没有这种资源的。
我扯不过他,他总是言之凿凿,掷地有声,我只是知道他懂这么多,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还在想说些啥回怼他,他已经去对面小店买彩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