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天天耳提面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单位领导也教育员工好好工作,升职加薪。他们会告诉你,多读书,多练习,多读多写多背,貌似勤劳努力是学会的必由之路。到底学啥?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算好?
如果简单背诵识记,或学习某项具体技能,靠死记硬背和重复练习就能熟练掌握,这种简单学习自然没问题。基础知识的多寡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复杂知识(思维)、各种能力才是,很多知识不是靠努力获得的,需要靠经验、理解、顿悟才能学会的。
能力有很多种,任何一种能力都是达到目标的综合素质,基础知识是要素之一,甚至是不太重要的因素,思维灵活,善于变通,交际宽广,执行到位都可能影响结果。比如,老师告诉你:大学要培养表达能力,你要多表达!表达啥?咋表达?如何才叫表达能力强?
很多老师只是告诉你大概方向,却不会引导道路,因为他们经验到了一些能力,却表达不出。很多人教写作,提倡的是多读多练,外加一些套路,真能教会吗?一篇文章一本书,好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能写出,我却写不出?是读的少?写的少?想的少?还是套路少?
我可以给你描述梨子的味道,描述光的色彩,但你必须亲口尝尝,亲眼看看才真正知道。我描述的再详细,你也不能理解,这就是当下教育的现状。只有你会表达,写出一篇好文章时,你才会写好文章,不然你没经验,只能模仿。
你不懂不会不理解没做过的事儿,在学习时只能道听途说,知识层面的东西都好理解,能力方面的东西只能靠个人经验、体会、顿悟,必须边学边做边经验,才能学会。比如面对某情境去说话,你可以有各种表达,老师也会有各种表达,经典对话也有若干案例,他们为什么那样表达?好在哪里?理解他们的好,懂得他们表达背后的逻辑,组织出适合自己的表达,才真正学会。
这个过程是学习表象——理解背后——模仿练习的过程。写作也是如此,读一百本又如何?如果没有框架,不知道书中表达技巧,读再多有什么用?一篇好文到底咋构思,咋行为,起承转合,举例说明,思维逻辑,表达主旨,肯定有好的地方,有普遍规律,这些是知识框架问题,有了框架,去强化框架,排列组合,最后才能运用自如。
在销售中,别人讲述经验,说要向客户抛高端,抛稀缺,要引导客户思路,非常正确。如何抛,如何引导?他讲一两个例子,如果你能领悟理解,根据自己经验、知识、顿悟成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如果不理解,只能照猫画虎,学来皮毛。
我常说经验很难学,思维方式很难学,各种能力很难培养,因为这些东西很难用精准的话语表达。很多东西是抽象的,只能通过举例,揭示现象背后的道理,蕴含的技巧,它不是单一知识,而是对应知识框架。只有给学生补好框架,多做接地气的案例说明,他们才能更快领悟。
想起研究生的科研,没人告诉你科研如何去搞,只告诉你多看书多看别人文章,先模仿。在模仿中个人领悟,变模仿边研究,边写作,慢慢悟出点意味,跨出另一个层次才真正懂了。隔行如隔山,小时候一知半解的道理,大了之后有更深认知,其它行业的经验在接触之后才知道水的深浅。脑补游泳的所有理论,入水之后仍会手忙脚乱,等学会游泳之后,才明白,平衡原来是这样的。
看到很多网络课程,名字高大上,仔细听来全是大忽悠,那些讲述只能制造焦虑、差异,抛出过时的方法论,根本没把背后逻辑分析清楚。问题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打通理论现实历史未来,才算明了,大部分人根本不明白,明白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知半解的在行骗,可叹!
我们会学吗?领悟、理解能力如何?会不会提出真正的问题,能否在具体知识和具体能力之间架起桥梁?如果没人好好教,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学,如果两头不占,结局肯定不太好看。我想,要么找到名师会教,要么自己会学,遍寻高人,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懂了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