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我
注意每粒微尘的移动
注意每个刚抵达的旅人
注意他们每人想点的不同的菜
注意星怎么沉,日怎么升,所有河流怎样共奔大海
(一)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1、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就代表一个人的自我越稳定、越结实;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的自我就越脆弱,越容易瓦解
2、自我的灵活度——分数越高,就代表一个人越容易及时调整;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越会固守着自己的自我
3、自我的疆界—— 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4、自我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程度,他是有汹涌澎湃的力量,还是只是涓涓细流
5、自我的组织力——一个人能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的情况下能否及时做调整,当自我被打碎后,能否得以疗愈。
(二)本我、超我和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英文分别为id、ego、superego。
1、本我也就是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像性欲和攻击欲,还有后来弗洛伊德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它是一个人人格的基础和核心,是燃料,也是能源。本我遵循的原则,是享乐原则。
2、超我,相当于是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着道德。超我遵循的原则,是道德原则。
3、本我和超我之间,需要一个协调者,就是自我。自我奉行的原则,是现实原则。
(三)成为你自己
1、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2、成为带有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第三章 关系
(一)关系,即命运
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概括性表达,而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theory)是指的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归纳成三句话: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人与人谈话时,必然在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客观事实要尊重,而谬误要驳回;主观情绪要共情,而垃圾情绪则要驳回或化解。
(二)关系,是一切
电影《阿凡达》中,男女主角常说这样一句话:“I See You”,我看见你了。而看见就是爱。
你看见我的那一刻,有两层镜子的含义:
第一层:你的眼睛就像镜子,我从你的眼睛中,甚至可以看见我的镜像;
第二层:当你用心看到我的时候,你的整个灵魂的反应,就像是一个抽象的镜子,照出了我的存在。
没有镜子,我们看不到自己长什么样子。从哲学上的角度来说,没有“你”的镜子的存在,也就没有我。比如,对婴幼儿来说,妈妈就是镜子,如果妈妈没看见,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存在。
I See you,这句简单的话里,藏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我的感受,必须经由你的看见,才开始存在。当没有被“你”这面镜子照见时,它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其实我们都渴望能够有一双爱的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至少我是这样,我做任何事情都想发一条朋友圈,就是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被看见。
(三)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
意思是说: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当我与你全然相遇的时候,我的心会彻底平静下来,一切纷杂的思绪,多心的疑虑都会瓦解冰消,我的存在也就被你彻底证明了。
(四)关系怎样疗愈一个人
罗杰斯: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罗杰斯对咨询关系,提了三个非常简单的原则:
1.真诚
2.共情
3.无条件积极关注
(五)拥抱你人格的对立面
武志红老师将心理学概括为两句话:
1、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2、世界是相反的。
世界是相反的;
用更学术的表达,就是荣格的“人格与阴影。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外显的人格,而和这个人格对立的那些东西,就是“阴影”,他们藏在潜意识深处,甚至可以说是怎么努力都难以触及的地方。
更感性的表达是:“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
一个极其外向的人,他要找的配偶,也很容易是极其内向的;
一个快乐得过分的人,你可以推测,他的内心可能是极度悲伤的。
(六)正能量与负能量
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
而我们的文化,反对自大,忌讳谈性,也强调克制愤怒。也就是说,你以为的-A,你极力想消灭的坏东西,可能恰恰是最宝贵的生命力。
(七)发现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
斯蒂芬·吉利根:
表面行为或有好坏,但背后的动力没有欠缺。
学习优雅地表达一些动力。可以把这个原则拆解以下,分成三个步骤:
1.看到一个问题行为;
2.找到问题行为背后的动力;
3.学习用好的方式去表达这份动力。
(八)从一元关系到三元关系
关于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我们可以有一个形象化的理解:
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是好的,这就是一元关系;
当你觉得,你和另外一个人都是基本好的,这就是二元关系;
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和与你竞争的人,都是基本好的,这就是三元关系。
(九)三角化:关系中的权力游戏
所谓的“好人”就容易干这种事,不是去化解关系里的“坏”,而是本能地去表示,自己是好人,而“坏”都是你们的,不,你太厉害,我也不能当你面说你坏,那我说,都是他坏。
卡普曼戏剧三角
卡普曼说,所有人际关系的互动中都藏着这个戏剧三角,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三种角色,因此人会构建这样的关系。虽然有人容易喜欢一种固定角色,但其实大家都会在这三个角色中不停互换位置。卡普曼三角,还存在于所有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中,只要有人类的故事,就会有这三个角色。
迫害者,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为低下,并掠夺别人;
拯救者,也把别人看得低下,但他会去帮助对方;
受害者,认为自己低下,有时寻求被迫害,有时寻求被帮助。
怎样才能从这个戏剧三角中跳出来呢?卡普曼认为的解决办法是:具备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答案?因为三角化游戏其实是貌似活在三元关系中,但只是在借助三元关系,来消化二元关系乃至一元关系处理不了的“坏”。
那么自然的,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以及和你们相关的第三方都是好的,自然就从三角化游戏中脱离了出来。所以说,一个人先爱上一个异性,再和这个异性生养好一个孩子,这个从一元关系到二元关系,再到三元关系的人生游戏,是极为根本的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