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冯小刚导演曾说,《一九四二》是他拍的最用心的一部电影。但就是这部历时18年用心尽力拍出的电影,市场反响却平平,豆瓣评论区内更是褒贬不一,其中不乏批评失望之辞。
但一部电影究竟怎样算好,怎样算不好?是以市场票房为衡量还是以艺术价值为衡量?一如我们在简书写作一样,究竟该写读者喜闻乐见的,还是该坚持自己想表达的?恐怕很难用一个简单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面对这部《一九四二》,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地域的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有的人会很疑惑,当下泱泱中华、璀璨盛世,以拍摄喜剧见长的冯导为什么会逆市场而上去拍一部并不讨好的灾难片?可能这答案从冯小刚看到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时就已经埋在了心里,直到多年以后他通过这部146分钟的电影亲自告诉了我们:历史不容忘却,尤其是苦难的历史;人性总有光辉和丑陋,无论什么年代。
02
看惯了冯小刚诙谐的喜剧和葛大爷标志性的光头,我相信很多人光是看到《一九四二》的简介可能就少了些观看的欲望,没有美女,没有搞笑,没有包袱,有的只是灰暗,沉重,压抑,悲惨。
电影的开始是一段旁白: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吃的问题?现在还有吃的问题吗?好像也有,每次和朋友们出去吃饭把大众点评、美团从上翻到下也不知道吃什么。吃,这个曾经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难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如今的人们焦虑的是怎样才能挣到更多的钱以便让自己吃得更好、住的更大、玩的更嗨。七十几年前的那场灾难仿佛永远尘封定格在历史中,若不是冯导把它搬上荧幕,我敢肯定很多人可能压根不会知道中华大地上曾发生过这样一场灾难。
03
历史让人敬畏之处在于它是真实的。这仿佛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可你仔细琢磨一下,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假如你在一九四二年,你在受灾的河南,饿得两眼昏花的你能做的又能比剧中的刺猬、瞎鹿、花枝多多少?也许有人会吐槽,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发展,大家都忙着挣钱,你非要去回忆苦日子,有什么意义呢?
有,太有了,正是因为我们出发太久,早已迷失在旅途。在解决了吃的问题的今天,在距离一九四二仅仅七十多年的今天,太多人忘记了挨饿的滋味,忘记了我们是怎样艰难的解决吃的问题。对粮食肆意浪费,对农村不屑一顾,对农民低看一眼,对社会满腹牢骚,甚至有人公然叫嚣:如果当年国民党继续执政我们会如何如何?
04
孩子,醒醒吧,历史不容假设,历史也给了蒋介石机会,可在他的眼里,只有剿共一件大事;面对白修德的照片他遮遮掩掩、佯装不知;面对日军进攻时把灾民丢给了日军;好不容易盼来的救灾粮食被蒋的嫡系蒋鼎文截下了三千万斤。
电影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断,瞎鹿跟着老东家和栓柱去偷驴,一路追到国军的一处溃兵宿营地,几名士兵正在宰杀那只驴,他上前去评理却被一枪拖砸进了冒着热气的锅里,连一丝一毫的挣扎都没有,他是完全没有了力气啊。关键是那士兵竟然来了一句:你怎么把他打锅里头了?言下之意是弄脏了他们的锅。
回味历史不是为了自寻痛苦,而是要懂得苦难离我们并不遥远,苦难更不会自然消亡,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少发牢骚,多干实事!
05
剧中冈村宁次有句话,面对饥饿灾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当面临饥饿和生存的威胁时,人性的光芒和黑暗便都展现的更为直白和震撼,犹如一部黑白纪录片。
刺猬在面对曾救过自己的东家,还是饥饿占了上风,抢了东家的粮食,这里有恩将仇报,也有饿不由己;东家是地主老财,按说是典型的反派,但在看到瞎鹿要卖女儿换粮食时,还是忍不住给了他们一碗小米,但瞎鹿却不知足的说干脆给一斗吧,这里有良心未泯,也有得寸进尺;星星为了活着把自己卖到妓院,可当接客时却因为吃的太饱蹲不下去,而那军需官眼里分明流露出不忍,这里有为势所迫,也有良心拷问;当政府的救济粮拨下来时,省里的各部门不是齐心想办法解决灾荒,反而为了各自那个小圈子的利益而争得面红耳赤,这里有杯水车薪,也有人性狭隘。
06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人性总有光辉和丑陋。你我生在那个年代也未必会有多崇高,只是冯导通过电影中这样的对比希望观众能够记住那些为了人民的生存而愿意牺牲自己的崇高灵魂,从而在生活中多展现人性的美而不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