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前半生》里,凌玲虽然是小三上位,开始的时候,却让人恨不起来,因为她很会做人,也能够吃得亏。她不逼迫陈俊生离婚,给陈俊生空间,做陈俊生的田螺姑娘和解语花。看着她挺能忍的,其实,这时候她是逼不得已,还没有登堂入室,她不得不忍。
和陈俊生结婚后,凌玲就把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表面上看,凌玲挺贤惠大度的,接受平儿;平儿来了,她体恤公婆年纪大了,不能同时照顾好两个孩子,就找个保姆;还答应给罗子君买房子。
但她做这些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明里是大度,自己忍受各种委屈,暗里却整天嚷嚷,平儿来了,嫌两百多平的房子挤了,然后租个房子,让公婆和平儿出去住。陈俊生又不是傻子,虽然凌玲的理由看着无可挑剔,但实际上是漏洞百出的。如果她真的能忍,那就别平儿一来就唠叨着房子不够住,租房子吧,就自己和陈俊生带着儿子过去。
这真的很像我们,尤其是已婚人士,不得已接受另一半的家人过来一起住,好像为了家庭和谐,显得自己挺大度、能忍能让的,但这些都不是出于真心。所以时不时的,有意无意的就会弄些幺蛾子。你知道他们不吃甜的,你天天把菜做成广东口味;你知道他们要早睡,你大晚上的打游戏、看电视时,弄出很大的声音。
没有从心里去接受那份委屈,你所谓的忍就是有目的性的,对方不会觉得你有多善良,反而会觉得你小肚鸡肠、不明事理,你牺牲了利益不仅得不到理解、反而是怨恨。
这样下去,就跟凌玲一样,陈俊生对她越来越厌恶,所以她让陈俊生去要抚养费的时候,陈俊生当时就沉下了脸“这笔账你倒是算得挺清楚的”。
这还不算,她给自己的儿子弄了个美国5万的冬令营,平儿呢就上海本地8000多的,还说爷爷奶奶可以天天见平儿。陈俊生直接说问,我们家是缺这5万块钱吗?还说凌玲辜负了自己的信任。
最后罗子君都要带着平儿走了,结果送走罗子君母子,凌玲当晚就问陈俊生是不是把罗子君那个房子租出去,还可以还房贷呢。陈俊生直接白眼,烦躁得不行,以后再说吧!
陈俊生估计觉得自己真是瞎眼了,怎么当时会看上她,以前觉得她善良、懂事、识大体,能忍会让。现在一看,我去,全是装出来的,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是想着让我上套呢!难怪她看平儿不顺眼、嫌弃自己的父母、还逮机会就给罗子君使绊子。
陈俊生对第二次婚姻,越来越失望,整天看着他在家愁眉苦脸的表情,感觉中华五千年的兴衰都凝聚在他脸上了,主要是他知道凌玲的心计,知道凌玲不是真心实意的对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她的忍让、她的付出夹带着功利的色彩。但陈俊生没有凌玲口才好,说不过她,所以只能哀叹,这场婚姻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2
我们有时候就是凌玲,在婚姻里有委屈,在工作上不顺心,不得不选择妥协和让步,因为我们无力改变,如果真的到了只有我们委屈才能缓解矛盾,才能让自己过得舒坦一点的地步,那么就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些不公吧!
我有一位长辈,就是那种自己吃亏了,能够心甘情愿忍受的人,她说不得不忍的时候,就心甘情愿的忍吧,否则以前的委屈岂不是白费了。
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那时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家里供不起几个孩子一起上学,妈妈就让她留在家,妹妹去读书,回来教她。她答应了,在家里做农活,弟妹懒惰,她一个人在外跟着大人苦工分,回家来要做饭喂牲口。
她没有说弟妹为什么不去做,只有我去。能说什么呢,说了也改变不了现状,如果赌气不做事,那就会饿死;如果做事带着怨气,分到的粮食会少,父母也不会给她好日子过。
出嫁以后,公婆很偏心,给房子是最小的、最差的,给地是最远的、最贫瘠的,丈夫在外工作,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回家后是不做家务的,吃饭要递到手里。她没有去找公婆大吵大闹,而是尽到自己做儿媳的职责,存钱给老人买药,买吃的、买衣服。怕别人说她会巴结人,她还得悄悄的送过去。
对丈夫,她知道改变不了,所以他回来后,她从不数落他,我怎么嫁给你这么个人,什么事都要我操心,还落不到谁的好。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抚养成人,孝敬好公婆,买吃的、买穿的,她先给公婆买,再给自己亲爹亲妈买。所以丈夫把所有的积蓄都给她管着,让她别对儿孙操心了,自己想去哪玩,约着人到处走走看看。经常提醒她去看岳父岳母,给他们买东西,给他们钱。
有人说她命真好,自己大字不识,嫁了个有工作的,人家还不嫌弃她,不管她用钱,还对她爸妈很好。亲生父母,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给她留一份。
其实外人哪里知道她忍受的委屈,几十年如一日,在娘家的时候,她没有因为父母偏心,弟妹不做事,就对父母抱怨;在婆家的时候,她也没有因为公婆的偏心,就对他们不闻不问,而是尽一个小辈的职责;她操心家里的大小事务,大到盖房子、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受委屈了,也不到处哭诉指责,说话做事都夹枪携棒的。
正是她心甘情愿的忍让与付出,别人才念着她的好,父母知道她从小就辛苦,能给她的给她;丈夫知道她的不容易,为他们的小家付出良多,放心的把自己的积蓄给她管着,让她多去看看岳父岳母。
如果家人对自己的不公待遇,不是心甘情愿的忍受,那估计和凌玲差不多,虽然她做事了,但没人会记着她的情分。
3
秦菲就是那种带着怨气忍让的人,结果自己累趴了,别人还不领情,说她没有良心。
婆婆生病了,她接过来伺候,其实她是想看看最后公公会不会分点财产给她,秦菲本来身体就不好,伺候婆婆后就更严重了,不得不住院。
按理说,公婆应该挺感动的吧,自己带病递饭送药,端尿倒屎的,却因心中有小算盘,后来公婆、两个小叔子都指着她的鼻子骂她不孝!
其实走到这一步,秦菲也不冤枉,她心中本来就有怨气,觉得公婆偏心两个小儿子,虽然碍于丈夫的面,出面照顾,但本来就有隔阂、心生嫌隙的凡人,怎么会做得滴水不漏呢?
就跟凌玲似的,言语间、不知不觉的行为都让人看到她那张脸,虽然极力隐忍,但有难以掩饰的厌恶与嫌弃。时间长了,矛盾激增,撕破脸是必然的结果。
4
《红楼梦》里,薛宝钗的为人处世很是让人推崇,都说做人就得学薛宝钗一样,但能成为薛宝钗的人少之又少,她会做人,长辈喜欢,同辈也愿意与她玩耍,还深得下人的心。
宝钗在关系复杂的荣国府混得如鱼得水,除了心机无双,还有她心甘情愿的忍让,不然就心计来说,凤姐、林黛玉不比宝钗差吧!最后凤姐下场凄惨,林美人香消玉殒,宝钗却能嫁得意中人。
一起看戏的时候,贾母让宝钗点菜,本来是自己过生日,自己是主角,但是宝钗点戏是贾母爱的热闹戏文,吃的是贾母爱的甜烂之食。一般的人真做不到她这一点,讨好别人,还没有怨气,我虽然点了你喜欢的,但是我一脸的不高兴,心里别扭。这样的人再怎么伪装,一定会在某些场合有所表露,而别人都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
金钗跳井,王夫人很内疚,想着给金钗几件衣服,但姐妹们都没有新做的,王夫人随口说了一句,林妹妹好像刚做了,这时宝钗赶紧说,自己有做好的新衣服,拿来给金钗用吧!
虽然自己是王夫人内定的儿媳,但把自己的衣服给一个死人穿,谁都不会好受,宝钗却对自己的委屈,吃了多大的亏,只字不提。帮别人的时候,她也不是趾高气扬,时时刻刻记挂着。
冯梦龙说,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其实百忍哪里就能无忧呢,心甘情愿的百忍才能无忧,自己无力改变困境时,一面假意忍让,一面怒火中烧,你根本静不下心做大事,反而会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