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一线城市生活,会发现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有一种现象,只要别人走得快,我们也会自然跟着变快。我们之所以会不自觉同步,是因为一种叫做“节律同步”(entrainment)的生物学现象。简单讲,就是人会不自觉地适应外部环境,你在读书馆会自然地小声说话。在家里会自然地放松。有过实验研究,越是发达的城市,生活节奏就越快。而我们就身处于这样一个大发展的时代。
一、时间越不够用,越焦虑。
工作与生活已然分不开,个人时刻处于”在线状态“。每个人都说自己太忙,以至于没时间度假、聚餐、交友。竞争压力变大,我们变得更加焦虑。比如,机器人正在抢走我们的饭碗,“色情信息”正在腐蚀我们的孩子,单调枯燥的工作正在破坏我们的家庭,互联网正让我们的大脑运转得如加速轰鸣的引擎。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投资回报期越来越短,自律与克己逐渐让位于即时满足。
事实表明,大加速造成了我们身体的昼夜周期失调,以致我们深受其苦。其中倒班的工作对健康影响很大,以至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倒班工作归入致癌因素之一。
二、身体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我们身体构造能存储大量能量,因为以前不够吃。而现实是我们可以随时获取足够能量的食物。不能自律的人,会越来越胖。
我们还喜欢寻求新奇。我们的基本生理结构让我们注定成为热情乃至疯狂的新奇事物与信息资讯的消费者(这就是为什么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回程总是显得要短很多——因为大脑沉迷于新信息,却无视熟悉的事物)
三、欲望的加速
早恋的年龄越来越小,从”谈性变色“到越来越开放。找性伴侣,变得像叫到一辆优步出租车那样容易,承诺和关怀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新奇性事,一来一回飞快传送的短信里充斥着类似“性暗示”信息。
塞尔斯的一位受访者说:“当性事变得如此容易、如此唾手可得,当你能在20分钟内和某个人见面并发生性关系时,你很难控制住自己。”
很难想象如果国内也出现这种苗头会是好事还是坏事。破败的一代?
四、加速中的婚姻关系
研究者发现,有三个因素决定一个人对一段感情的承诺:
第一,你对这段感情的满意程度;
第二,你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第三,其他选择的质量。
这三点分别对应,婚前不要勉强,婚后也要有付出。相信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
五、知识的获取。
在这个狂热的、心烦意乱的时代,人们将无暇品读伟大的作品和思想。更糟糕的是,现在任何一种媒体形式都必须和其他媒体相互争夺关注,这就意味着所有媒体形式都将变得更加喧闹、浮夸、扎眼。文化过剩的时代也必将成为极度肤浅的时代。可以反问下自己,你有多久没有看过书了?
六、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只要有人在其中能起到促进作用,就会产生马太效应。也就是幂律分布。
以娱乐产品为例,娱乐产品的最终成功极易受到早期用户的决定的影响”。每一条好评或积极的传闻都会为某一电影或歌曲创造细微的优势,随着追随早期用户购买产品的人逐渐增多,这种优势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放大。
当娱乐方式的选择趋近无限时,引起轰动就变得越发重要,而吸引眼球、超群绝伦就变得越发困难。除此之外,在如此拥挤的市场环境中,产品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总是倏然而逝,这也加剧了快速获取成功的压力。2011年,美国票房排名前100的电影普遍在上映的第一周就获得了30%的票房成绩。在出版业,根据一位营销总监所说,一本书在发行的第一个月的销量总占比从30%上升到了42%。公众和企业关注的持续时间变短意味着,如果一本书在前六周销量没有突破,实际上这本书就坠入了库存目录。
如果你做出一个产品在一开始效果就差,后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效果依然会差。
七、高质量信息与低质量信息并存。
大加速的矛盾是:虽然文化因此变得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肤浅,但加速也为复杂性和高质量提供了施展空间。
随着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涌入的信息数量只会增加。对于公众以及新闻记者,世界和新闻周期的变化似乎越来越迅速:恐怖袭击、经济震荡,胜利时刻和灾难时刻的出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稠密和快速。这会让我们强烈地感觉到,我们被困在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可怕星球上,戏剧化的事件和危机总是近在咫尺。对于传统的媒体机构来说,这一过程一直是而且还会继续是一种痛苦;但对大众来说,在接踵而至的新闻和娱乐的洪流中,他们既有可能学会游泳,也有同样的可能会被淹死。
八、在大加速的作用下,世界变得更快,不仅如此,世界也变得更加动荡。
政府对这种新的世界形势既欠缺了解又欠缺应对能力,因此工作的展开越来越艰难。而讽刺的是,政治家唯一将技术的潜力发挥出来的领域是竞选。不同政治党派通过使用强大的电脑工具,可以用比以往更有效的手段来分析选民以及他们的偏好,让竞选者投其所好。技术专家杰伦·拉尼尔曾发出警告,政治竞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像技术公司之间的战争,最终获胜的是拥有最大的数据库、最聪明的分析师的政党,而不是拥有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政治主张的政党。这反过来会将那些竞选信息针对范围之外的人群隔离开来,从而导致政治辩论更加依赖简单化的口号和人身攻击。而当油嘴滑舌、民粹主义的竞选者开始面对政府丑陋的妥协以及政府机器的腐朽本质时,公众的幻灭感也会加深。
九、金融加速的副作用
第一大副作用是,系统更加流畅、更加无摩擦、互联更加密集,也意味着难以预料的突发性崩溃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经济评论员约翰·凯(JohnKay)将其和高速公路上的紧随前车行驶相比:路上行驶的汽车开得越来越近,车内司机在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以及更快的行程时间而得意着。然而,一旦发生追尾就会造成一连串汽车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2020年的股灾就是大家都依据算法卖出,导致一连串的下跌。我们见证了历史。是由信息加速决策导致的闪崩。
金融加速的第二大副作用是,长期思维越来越多地让位于短期思维。执行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股价上涨,而且是在我在任期间上涨。
正如记者要求政治家迅速做出决定一样,投资者也要求首席执行官立即获取利润。问题是,对寻求即时利益的交易人或投资者合情合理的决定,对整体经济来说可能是荒谬无理的。
十、生态问题
并不存在一个神奇的办法能够将世界上所有的生态问题全部解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有许多人继续挨饿,生态系统的很多方面也会持续退化。在自然资源分配方面,这个世界仍旧非常不公平,甚至天平的倾斜还会继续加剧。然而,让我们陷入如此困境的大加速也正是我们摆脱困境的唯一方式,我们需要让养活自己的能力的加速度超过人口增长和我们的胃口增长的速度。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技术的加速进步可能会带来其他解决办法。在新泽西州,一位叫做克劳斯·拉克纳(Klaus Lackner)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棵人造树,这棵树枝叶茂盛,上面涂有一层碳酸钠树脂,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是天然叶子的一千倍,并且还能将二氧化碳储存转化为小苏打。根据他的计算,一亿棵这样的树(大规模生产的话,每棵树的成本和一辆车的制造成本相同)可以吸收人类的全部碳排放。生产得越多,吸收得就越多,副产品还可以冷却储存,转化成环保燃料。不可否认,目前每去除一吨二氧化碳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但如果人们真的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这也是众多可行的解决方案中的一种。
无情的加速进程为我们带来许多生态问题,但也向我们提供了用发展和智慧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我们要做的就是明智地使用这些工具。
总结:
在新兴大都市中,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他们是在满怀信心地走向成功的未来,还是在匆匆追赶?他们的步速加快,是因为他们想要如此,还是因为他们被迫如此?答案是两者兼有。
21世纪社会的本质或者说它的基本驱动力,就是加速。正因为如此,速度目前是,而且以后也会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