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到,三个月前妈妈已经到了想一死了之的地步。她把遗书写好后,在五楼阳台上徘徊了很久很久。
妈妈查出抑郁症大概有小半年了,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她很有可能患病已经超过七八年了,只是我们一直没往那个方向寻找原因。
这些年来,妈妈的负面情绪越来越重,凡事都往坏处想,而我还总是笑她“想不开”,真跟农村的老太太没差别,甚至还写过一篇《我妈的负能量》来戏谑她。从内心深处我从未认真对待过此事,我总天真的以为,我挣的钱越来越多,能给予他们的越来越好,“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除了心理上的负面和消极,妈妈的身体似乎也每况愈下——她肠胃差,吃什么都容易拉肚子;她血压高,动不动就心慌头疼;她神经衰弱,晚上经常无法入睡;她耳鸣得厉害,据说耳朵里面跟飞机起降一样吵闹;她隔三差五就带上口罩,说自己感冒了,然后就在桌上摆一堆中药西药,挨个吃起来。所以我经常笑她,其实没大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吃药”。
那一天早上,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如约而至,我打电话给爸爸,他说“你妈昨晚没睡好,早上起不来,还躺着呢。”我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安,因为从妈妈的性格看,她答应我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拖延的。我去看她,她躺在床上很虚弱,说早上起来后,忽然觉得特别难受,说不出来的难受,百爪挠心一般,皮肤下面好像有火在烧,又好像有冰水在流动。我心想,这是什么怪病啊?可是由于妈妈经常“不舒服”,我也见怪不怪,说,“没事儿,可能没睡好,身体抵抗力差了,先吃点东西,不行咱们就去医院看看。”然而妈妈说完全没有食欲,一吃就想吐。然后她又怕耽误我上班,不停的说“没事儿,躺躺就好了,你快去上班吧!”
但这种状态没有任何好的迹象,妈妈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甚至她平时最爱的电视剧都不想看了。她目光有些呆滞,问她就总是说,“难受,心里面特别麻烦,控制不了。”这跟以往完全不同。后来妈妈去旁边的医院,医生做了些基本检查,也得不出什么结论,然后若有所思的说“我看你有点焦虑,可以去看看心理科。”就这样,妈妈遵医嘱去“心理科学科”做了测试,结论是“中度抑郁症”,并开了西药。
到这个时候,妈妈反而踏实了,因为至少知道得了什么病,而且“有药可以吃”。然而在怎么治疗这件事情上,家里人产生了分歧。
我当然赞同遵医嘱,定期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西药;然而我老婆是中医的铁杆粉丝,坚持认为不能吃西药,副作用大,会损害身体,“回头吃傻了”,最好的方式是用艾灸、拔罐、针灸、按摩等中医传统疗法,慢慢治。妈妈自己则是毫无主见的,她一方面期盼可以有特效药把她从每时每刻的“难受”中解救出来;可是另一方面,她也担心用药成瘾,回头出现其他问题。
我查了很多资料,鱼龙混杂,各说各话,心里面也不太拿的定主意。我其实是坚定的西医支持者,然而抑郁症这种病,在医学上也确实没有完全的定论(当然这也正是科学值得信赖之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承认自己的无知)。我犹豫的并非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我犹豫的是在没有完全定论的前提下,要不要吃西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根本不相信做个艾灸就可以治愈抑郁症。
这种优柔寡断之下,家人妥协的结果是,先让爸妈去三亚的新房子住一段时间,散散心,春节之后再说。那个时候,我潜意识里面仍然天真的认为,蓝天白云、海风习习,说不定妈妈心情一好,病也会有好转呢。然而事后看来,那是妈妈最痛苦的一段时间,每日坐立不安、忽冷忽热、如万蚁噬心,每时每刻都想着从楼上一跃而下、一死了之。
我那时几乎隔几个小时就打个电话过去,问问她的情况。我听得出她完全没心情跟我说话,就总感觉不妙。于是我给她买了回程的机票,让她再去医院看看。接待她的是同一个医生,她得知妈妈没有服药后,说道,“像你这样的我见的多了,都是怕吃药吃坏了脑子,就拖着拖着,一个个最后都半死不活的,越拖越严重,再治就来不及了!”
从那次后,我顶住压力让妈妈服药治疗。为了让她安心,我想办法在协和医院挂了特需号,对妈妈说,“这个大夫是专门给老太太看抑郁症的,很多人都治好了,咱也没问题的。”那个大夫神情庄重、慈眉善目,对病人确实极为耐心,专业级了。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听着就让人信服。他说,抑郁症就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服药有很大概率是可以治好的,不用担心服药成瘾的问题,两年后视情况逐步减量,不会有大问题。
到现在为止,妈妈吃了两个月药,眉目逐日展开,笑容重新浮现,病情明显好转。她跟我说,心里面舒服多了。又开始看“抗日神剧”,甚至可以给我包荠菜馄饨吃了。我自己也明白了这几点道理:
第一,抑郁症很可怕,而且就在身边,千万不能忽视。原来我总说,农村的妇女动不动就跳井了,自杀了,是因为心胸狭窄,现在看来,她们有很大可能是得了抑郁症,但被长期忽视;另外,各种莫名的不舒服,可能就是抑郁症前兆;
第二,抑郁症一定要服药,是有很大几率治好的。当然确实可以配合按摩等中医理疗方法,因为无论怎样,按摩都可以让人放松,一个好的理疗师可以陪病人说说话,做做心理咨询,这有不小的功效;
第三,我虽然更倾向抑郁症是生理疾病,但也相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毕竟得抑郁症的更多是老人、孕妇这样的相对“弱势”人群,所以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第四,病情也许有一天会反复,但别灰心丧气,打起精神来,继续跟它斗争!
三月春光明媚的周末,我带着家人去郊外踏春。妈妈带着我儿子挖了一大兜子的野菜,很是开心。她说,在三亚的时候,是她的大孙子救了她,每隔几分钟就跑过去问问“奶奶好点了吗?”还给奶奶按按肩膀捶捶腿。她就想着,无论如何都得努力活下去。
这个周末帝都虽然雾霾,但依然有着可爱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