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和大哥因为老家房子装修付款的事,意见不同,吵了起来,爸爸电话里气的不行,要死要活的,各种气愤的话都出来了。妈妈也是埋怨爸爸,大哥也是一通电话抱怨爸爸。
想想看,爸爸虽说是70 多岁的老头了,一辈子都是急急躁躁,心思像个小孩子一样。每次我作为旁观者,看着他们,哄爸爸再哄妈妈,然后哄大哥,哄嫂子。
处理完这件事,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就算是家人,每个人其实大部分时间是自我独立的,有时我们不需要为家人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业力。因为我们也没法承担,也没法消除这个东西。唯有顾好自己,待他们需要时,尽力为之就好。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想法里,想要让家人认同,用难听的话语和不受控制的语气进行着没有刀枪不见血腥的战斗,最终几败具伤,身心伤痕累累,到底得到什么呢?
从小生活在爸妈吵架阴影里的我,虽然没有想清楚婚姻就走进来的我,在和老公 12 年的婚姻里也有过吵闹,但我一直告诉自己,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所以,尽量避免。
以前,和老公的不高兴了,常常是我闷着,他总是说,跟你想吵都吵不起来。以前我是不会表达,不想表达,常常闷在心里自己难以消化,现在年纪大了,学会了去消化和释放,以前看起来是问题的问题,现在也觉得不是问题了。
可能是看多了身边人的悲欢离合,看多了太多看起来好像风光,可实际生活,冷暖自知,也就那样。所以,从来不羡慕那些看起来风光的人,记得张至顺老道长说的,你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就看他做的什么。
家人,朋友,同事,以及自己作为女儿,妻子,妈妈等等一些身份,有时会带给我们无形的身份责任感或是压力感或是期待感,特别是亲人,以前会觉得家人嘛,就应该和我同频,会增添不少烦恼,有时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拯救他们似的,想想看怎么可能呢。
吵也吵了,闹了闹了,有些事也就看得没那么一定要,必须要了。
尽人事,听天命吧,各人有各命,少了期盼,少了控制,就少了失望,也就容易接受了。
做好自己本份吧,守份安命,顺时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