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哔哩哔哩网站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主演献给青年一代的青年宣传片《后浪》,片中以“前浪”为视角,认可、赞美并寄语年轻一代,激情澎湃的短视频一时间被刷屏了,让人感受到青年的那份热血沸腾,以大格局的眼光去看到这条奔涌向前的人生长河。
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年轻一代的肯定与鼓励,以及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催人奋进,迸发青春的能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与听者产生共鸣,激起年轻人的无限梦想。
今天,推动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力量是“创意、想象力”。而这一切,都是年轻人的优势。
以此同时这个视频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各种质疑,嘲讽否定,批评炒作情怀的声音不断。
有争议其实才是人生之常态,事物一般都有两面性的,取决于你怎么看,你看到什么,眼里就有什么。
同样的半杯水,悲观的人为那空着的半杯水而苦恼,乐观的人看的是已拥有的半杯水,倍感珍惜。所以这其实是人的两种思维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同观点。
有年轻人说:我都已经是一潭死水了,哪还浪的起来呢。
年轻人还没有太多阅历的积累,社会生存的压力与经济现状,确实让很多年轻人陷入困境。但从人生的每个阶段来看,年轻人没有积累就没有包袱也就不怕失去,犯错是年轻人最大资本,勇敢去闯失败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这也是人生最有冲劲,拥抱无限可能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生活在于折腾,放手去感受它的鲜活,去实现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管在人生哪个阶段都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也是难能可贵的。对这些人来说年龄只是个数字,年轻的心态让他们后劲十足,他们的成就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大,而能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要靠自律与终身成长的思维。
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到人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
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苟且生活”与“诗与远方”两者其实相互成就,只有从“苟且生活”里体验生存的意义,才能在“诗与远方”里升华。维克多·弗兰克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当今世界的“后浪”拥有比“前浪”更多的选择权利,将拥有更多可能的未来。
笑来老师说过:是前浪还是后浪不重要,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浪....浪起来吧!
奔涌吧!后浪!愿你心中有火,眼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