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虽然懂得时间管理的道理,却依旧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因为尽管知道重要不紧急的事需要做,但总是无法聚中注意力。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心不在焉。你的心并没有放在你所做的这件事上。
老子让我们学习婴儿,很小的孩子刚刚还难过得掉眼泪,一扭头,还挂着两行泪水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眼下的玩耍中去了,待会儿要是想起来,接着哭,哭完之后又可以很投入的玩耍。这才是专心致志的人工作时应有的状态:尽管下午有一个严肃的谈判,晚上还有一堂重要的课,但不影响我把当下的工作做好。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就是当你心心念念都在你所做的事情上,才叫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也是佛教中所说的正念。
空手道中用“心如止水”来形容一切就绪的状态。想象把一粒石子投入沉寂无声息的池塘,根据投石的重量、速度、角度,可能激起一片涟漪,也可能溅起水花,然后归于平静。池水既不会反应过激,也不会置之不理。空手道用这种方法告诉我们:对于外在事物的反应要适度,既不能没有反应,也不能反应对度。我们之所以要学习水,就是因为水具有这种德行:让它动的时候它能够有反应,可立刻又恢复平静。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所谓反应过度:就是有的事本来没那么严重,但你表现出过多的焦虑,这种焦虑就会反过来控制你,让你在那一刻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有的事不至于让你那么生气,但是你气得一下午都不想说话,晚上吃不下饭,夜里睡不着觉,生气就已经控制住你了。所谓反应不足:有的事你早该处理,早点处理就没事了,但因为懒、拖延,到最后,事情变得很严重,它会反过来控制你。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都有可能反过来控制你。很多人对一些事情不是过分关注,就是不屑一顾,而没法做到心如止水。孔子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大智慧。当你开始行动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学会心无旁骛地做事,学会心如止水,让内心保持清澈宁静。然后从离你最近的事情开始处理,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处理好,如此便可以达到我们理想中的状态:气定神闲地面对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