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省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要求,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首先要发挥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作用。学科内容问题化有所淡化,课堂教学走出标注、记忆知识点的常用模式,更多是通过活动和讨论交流分享明白事理,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实践。
其次是注重所有学科的育人价值。语文、
道德与法治三科部编教材据说是走进中南海后又来到了学校里,如何将上层意志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是我们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要尽可能上好,在全社会都注重传统文化的大的背景下,学校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更应该突出她的育人功能。学期系列德育活动也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健康成长。
第四是发挥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我认为可以简单理解为常规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主题活动、常规管理、实践作业等都可列入,就看我们怎么去发掘她的育人因素,只要去做,就可大有作为。
二,发挥班主任的德育主导作用。班主任的作用实在是大,对学生来说,班主任就是学校。一学期的直接体会是班主任要指导好优秀生、引导好后进生,抓住了两头就抓住了全部,放弃了一头就放弃了所有。班主任是班级所有任课老师的核心,要团结好所有老师,更应发挥好所有老师的教育作用。我们班的房冰欣之所以期末考得全级第一,与付金菊老师在上半学期的及时引导分不开。
每个班主任都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更多的是在引导问题学生上,我们在新的学期要坚持好班主任例会的交流分享,在思想碰撞中形成更多的育人智慧。
三,注重学校的常规管理。各科室的学生常规要求就是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标准,每天的常规扣分暴露的就是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班级工作的晴雨表,学生所有的日常生活内容就是他成长的脚步。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常规管理,借力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发展。为此,坚持好我们的全员校务执勤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会的管理作用,到岗及时、监督到位,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