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防疫期间,断断续续的看了两遍《非暴力沟通》,今天跟大家做个读书分享。
语言中是存在暴力的,这一观点,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小到人际关系里发生的口角,大到因为语言暴力所引发的各类惨案,因沟通方式产生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语言及表达方式,对我们的生命活动有巨大的影响。可是,由于缺乏了解,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身在语言上“隐蔽”的暴力,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使用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所以在家庭,学校,工作领域发生冲突和不和谐事件时,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非暴力沟通就是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它简单,实用,无形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早年是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发展出特别有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这个沟通的新方式,不仅教会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谐的与人沟通,同时也解决了很多世界范围内的,包括政治,种族,管理等领域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
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将事实客观的表述出来。
比如:当我们谈论一个女孩时,也许我们会说“她长得很丑”,但这时我们做的是评判,不是观察。你可以描述她的五官,她的身材,或者说她对你有没有吸引力,因为每个人对美丑的判断都是不同的。而评价她的美丑也只是你一个人的判断,而这个判断带来的影响,也是我们无法预期的。因为没有人喜欢被评判不好,倾向于批评的声音也会让人产生逆反和敌意。
又比如:老公晚归,也许你会说“你毫无责任感,总是这么晚才回家”这时老公接收到的,就只是他没责任感的评判。可是老公怎么会喜欢这样的评判呢?他怎么会接受呢?也许他就会反驳“我哪里没有责任感了?我只是最近应酬比较多而已……”而这会儿他的情绪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试着换一种方式呢?观察:“你已经连续三天每晚都半夜十二点才回家了”然后再加上你的感受和需求,比如:我一个人很害怕,而且还担心你。接着是请求:你可以早一点回来陪我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就像下表里的情况。而我们要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
你的担心,焦虑,沮丧,震惊,难过,内疚,惭愧,尴尬……
当对方的某个行为让你有这些感受时,你要表达出来,这样对方才能清楚的知道你的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双方的沟通。
在表达感受的时候,人们也容易将想法,评论和感受混为一谈。下面这个图片里的内容会解释感受和想法的区别。
第三个要素是需求
需求其实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是因为我们内在有某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我们才会有各种负面情绪。我们要承认,任何引起我们情绪的行为和话语,都是因为我们内在的需要,愿望,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感受是源于我们自身!这一点请牢记。一旦我们了解我们的感受,和我们自己有关系,我们就会减少对他人的指责和批评,将解决问题的办法转向我们自身。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应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开启对话,对方的反应大多是申辩或反击。冲突就很容易发生。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就有可能得到和善和积极的回应。
在需要这个要素里,人们容易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混为一谈。
比如:“你将公司的机密文件放在会议室里,太令我失望了”。失望是感受,不是需要。如果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也许对话就是这样的“你将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会议室,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重要的文件能得到妥善的保管”
再比如“你不回我的消息,我很生气”这也只是感受,加上需要就是“你不回我的消息,我很生气,因为我需要你的关心和在乎”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
即在表达了观察,感受,需求之后向对方提出满足自己需求的请求。那什么样的请求方式,更容易得到对方的满足呢?那就是清晰和具体的请求。我们要清楚的告诉对方,需要对方做哪些事情,比如,具体的说“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而不是笼统的告诉对方“我不希望你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所以,我们提出的请求也是越具体越好。
在提出请求这个要素里,马歇尔博士带给我冲击和影响最大的一个观点是,要区分请求与命令。这一点,在这之前,我从没考虑过。也对我帮助最大。
对于别人的命令,人们总是趋向于排斥。没有人喜欢听命于别人,特别是命令中含有批评,指责,抱怨,强迫的成分时。
所以,我们自身首先要了解,我们发出的,到底是请求还是命令。
请求发出后,并不能马上确定这个请求到底是请求还是命令,要在对方的反应之后,才能确定是不是请求。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是否有批评和指责,如果有,那就是命令。想通过对方的内疚感来达到目的的,也是命令!一旦我们的请求中有以下想法,那我们的请求就已经成了他人的要求了。
1,他应该……
2,他必须……
3,我有权……
4,他理应……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自己,它是帮助我们以宽容和充满爱的情感去与人联系。因为,别人并没有义务,去满足我们的内在需求。
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能做到用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已经是改变的第一步了。
在了解了我们自身的沟通要素之后,我们还要懂得如何倾听他人,要了解他人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并给予反馈。这样的沟通,才更顺畅。
除了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以及推动政治和解。非暴力沟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用处——爱护自己。
就像责怪别人一样,我们也经常责怪自己。我们经常无法宽恕自己,经常要做不情愿的事情,经常埋怨自己,经常纠结,焦虑,抑郁……这一切,都源于我们不爱自己。当你责怪自己没用,笨,无能,不可爱,表现得不完美的时候,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对自己说:发生了某件事,不是你的错,之所以这样做,是你内在有某种需求未被满足。你也是为了满足内在的那个自己啊。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看清自己成长的方向,避免自我惩罚。
一旦我们让爱主导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不必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去做某些事,所有的行为都是我们主动的发自内心的要那么做的。这样就少了内心的冲突,生活就会更和谐。
《非暴力沟通》里关于爱自己有更多更细致更具体的解释,包括四个要素中的实际案例,那些案例读起来,也更直观。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人和人之间的沟通,真的和我们的幸福感成正比。
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希望我们都能在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体会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