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活泼开朗的25岁女孩,一个吞药、割腕、杀人的26岁女孩。她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如果我告诉你,她们就是一个人,你相信吗?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她25岁时,去了趟医院,之后一切都变了。
这个女孩叫做孙苗,她去医院不是为了看病,而是要生孩子。难道生孩子就会让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吗?是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天夜晚,跟孙苗同病房产妇的妈妈出来上厕所,可是再回去时发现门被反锁上了,怎么敲都没人应。而自己女儿的哭声从病房里传了出来。情急之下,她叫醒了睡在过道的孙苗丈夫,一同撞开了病房的门。
她发现孙苗正抓着自己女儿的双肩往窗户外推,而女儿拼命抓住窗栏。幸亏窗户上有护栏,否则女儿被推下楼,后果不堪设想。医生吓坏了,赶紧安排孙苗住进了特护病房。
孙苗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医生对孙苗进行了全面观察,发现她不愿触碰婴儿,不肯喂奶,动不动就哭的厉害,像是变了一个人。医生初步推断她是得了产后抑郁症,就想办法开导鼓励她。
没想到这会适得其反。孙苗不再相信医生,而且记性越来越差,脾气和情绪也很容易失控。常常冲丈夫发火,也不肯给女儿喂奶。看到女儿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充满了嫌弃和厌恶。
一周之后,孙苗和她的家人都不想继续住院了。考虑到换个环境也许会改变她的心境,医生也同意了她们的要求,开了安眠药和抗抑郁的药物,再三叮嘱她的家人要多关心和理解她,并及时来医院复诊。
一个多月后,孙苗又来到了医院。这次不是因为复查,而是孙苗自杀了。她吃了过量安眠药,幸亏发现得早,被送进医院,脱离了危险。躺在病床上的她,脸色发灰,原本黑漆漆的头发也变得枯黄蓬乱,让人差点认不出来。
而孙苗自杀的原因是她的丈夫出轨了。原来孙苗出院回家后,病情没有好转,整天躲在房间里睡觉,不仅不肯理女儿,连丈夫也一样不理不睬。这可急坏了她丈夫。情急之下,他想起孙苗的一个闺蜜或许可以开导她。
闺蜜的到来也当真有效,孙苗的心情稍稍好了一点。见妻子心情好转,他也很高兴,便给这位闺蜜买了不少礼物,还请她吃了几顿饭。两个人因为孙苗的病情经常接触,没想到这么一来二去,竟互生好感,渐渐发展成了婚外情。
孙苗无意中看到了丈夫和闺蜜的微信信息,两个人大吵了一架,孙苗自杀了。医生听到这个消息,在出院前和她深谈了一次。孙苗问:“为什么要救我,活着真没意思。”
她说,医生跟她说的那些道理她都懂,也很想振作,改变现状,可不管怎么努力,负面情绪一上来,自己也没法控制,就像一个人在爬山,一次一次爬到半路又跌落下去,始终没有效果。
医生听着,心中有些茫然,也不知道怎么去帮助她。就这样,孙苗康复出院了。
可是没过十来天,孙苗又来医院就诊了。这次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孙苗突然抱着女儿想要跳楼,被她婆婆发现,死死抱住了腿,才没有发生意外。医生似有所感,让其他人暂时离开,和孙苗单独谈话。
医生说起了自己小姨产后抑郁的事情,让孙苗意识到别人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轻松愉快,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都有遗憾和痛苦,而不快乐的妈妈也并不是她一个。
经过了这次交流,孙苗变得开朗了很多,终于肯和大家交流,不再把心事藏在心底,她丈夫定期陪她来医院的精神科复诊,她的家人也更加重视她的病情,予以她充分的关心。虽然她并没有立刻恢复健康,但病情已被控制住,并往好的方向发展。
【阿问说情】这是一篇改编自《妇产科风云》的真实故事。孙苗所患的产后抑郁症又称为围产期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种。而且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概率在15%-30%之间,自杀死亡率为15%-25%,概率是比较高的。
女性生孩子时,经历了一生中身体和心理最巨大变化的应激过程,产妇因为激素的剧烈波动,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产后的断崖式撤退,抑郁便随之而来。
偏偏这个时候,产妇不能工作,因而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身边又多了一个时时哭闹的宝宝需要她的照顾,一时间情绪大量积累又无人倾诉,病情便越来越严重。
患上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常常会忽然间性情大变,有时甚至做出非常极端的事情,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其他人,甚至自己的孩子。而帮助患病的产妇摆脱抑郁的困扰,重拾信心,恢复健康,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产妇自己、家人和医生的共同合作。
女性怀孕生产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过程,期间不仅要经历孕期的各种生理不适应,孕期反应,睡不好觉,面对各种检查,好容易过了最后一关经历分娩的痛苦瓜熟落地。还要学习一堆的育娃技能,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产后抑郁。
所以,作为产妇的家人一定要关心孕妇,不要对生男生女抱怨指责,协助产妇护理婴儿,让产妇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产后抑郁真的是矫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阿问说情 在这条又玄又漩的情路上,阿问与你谈谈心,说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