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书评-《被讨厌的勇气》

摘录文中一些经典:

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自卑情节,是指开始把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纷争,差不多都是因为一脚踩进人家的课题,或是自己的课题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这事谁的课题?”的观点,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切割开来。

完全只在乎“别人是如何看我”的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正式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我”的生活形态。

我们称赞或责备对方,不过就是“要给糖,还是抽鞭子”的差异而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控。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一切的“纵向关系”,提倡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该是“横向关系”。因为以纵向方式来看待人际关系,认为对方比自己要低一等,所以就介入了。

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方式,在阿德勒心理学中成为“鼓励”,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

人会因为得到称赞而形成“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

人在听到谢谢的话时,就明白自己是对他人有贡献的。

人只有在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会有勇气。

我们不以“行为”的层级,而是以“存在”的层级来看待别人。不以别人“做了什么”来判断,光凭他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让人表达喜悦和感谢了。

如果为“此时、此刻”点上闪亮的聚光灯,应该是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的吧。

所谓的人生,就像一圈又一圈跳着舞,跳着的每一个瞬间,成为一连串的刹那。只要跳舞的“当下”是充实的,就已经足够。

人生一直都是处于终结的状态。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没有活在“当下”。

行动面的目标:1、自立。2、能与社会和谐生活

支援这个行动的心理面目标:1、我是有能力的。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的就是社会意识。把别人当成伙伴,并感觉到“有自己的归属”,就成为社会意识。

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切换成对他人的关心,拥有社会意识。其中需要的就是“接纳自我”,“信任他人”还有“贡献他人”这三项。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

我们大家都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如果能够一个人生存在宇宙中的话,烦恼就会消失。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请你记住,假如你说“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动机在杭州推荐里的总结: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
    楚丹丹阅读 13,348评论 0 4
  • 哲学真正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食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最终能否到达“知”,...
    末路樱花阅读 5,039评论 0 1
  •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
    Summerfy阅读 11,483评论 0 3
  • 我阅读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阅读速度很快,但是笔记输出很慢。阅读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可以接受各类观点的狂轰滥炸,可...
    亦书欢言阅读 4,886评论 0 3
  • 读《程序员的呐喊》 > 论起来貌似好久没读书了。也好久没写东西了。好好自我批评一下、昨天在微信公众号看到程序员的呐...
    杨柳小易阅读 3,6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