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会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论语
年终腊月,数九寒天,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君子吃饭不求过饱,居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又能想有道德的人看齐,这可算事上是好学的人了。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如果是不合道义而得到了富贵,这种富贵对于我就像云上的浮云一样,不是我所追求的。
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君子为人宽厚安详而不骄傲自大,小人则骄傲自大而不宽厚安详。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有道德修养的人,乐观开朗,胸襟开阔,名利小人总是患得患失,愁苦忧伤。
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有道德修养得人有九个方面应该考虑:观察事物要想到是否观察明白,听人讲话要想到是否清楚,个人态度要想到是否温和,容颜表情要想到是否谦恭,对人说话要想到是否诚实,做事情要想到认真负责,有疑难问题要想到向别人请教,发脾气时要考虑到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可以得到得东西应想到自己是否合乎道义该得到,待人处事常想这“九思”,就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犯错误。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
贫穷时也决不巴结奉承别人,富有时也不会娇气十足。
9)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论语
君子担心的时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金子放到那里都闪闪发光)(病:忧虑、担心)
10)不患人之不知已,患不知人也。—论语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值得担心的是自己不理解别人。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
君子如果不自尊自重,就没有微信,学习的知识也不会巩固。
1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财富和地位是人们都想要的,然而,若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来,正人君子是不会接受的。
1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
自己要立身处世,就要让别人也能立身处世,自己要通达,就要使别人也能通达。
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孔子的境界是很高的,他主张自己好也要大家都好。
14)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有仁爱之心的人,没有个人的忧愁;智者明于事理而不迷惑;勇敢的人为正义斗争无所畏惧。
1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抑也。—论语
君子的过失,就像日蚀、月蚀一样。他一旦有了过错,大家都能看得到;他一旦改正了,大家都敬仰他。(这段话事子贡讲的)
1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小人若犯了错误,他一定要纹饰,要设法掩盖(文:纹饰)
17)过则勿禅改。—论语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在错误面前,要勇于去面对,去改正。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对自己要多反省责备,对别人要少责备,就可以避免怨恨。
19)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遇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看齐,要和他一样的有德有才;遇见缺德人才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美欧和他犯同样的错误。
20)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谦恭庄重的人不会招致侮辱,为人宽厚仁爱就能得到众人拥护,讲诚信就能让人信任,勤敏做事就会成功,肯给人以恩惠就能使人听从于你。
2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君子庄重而不争执,合群团结而不结党营私。
2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哀,戒之在得。—论语
君子有三件事要防备警惕:青少年时,血气未定还不成熟,在贪恋色情方面要戒备;到了壮年时,血气方刚,要防备争强好斗;老了年老时,血气已衰,应警惕贪得无厌不知足。
2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是相互勾结,小人则善于结党营私而不能真诚团结。(周:合群,团结。比:勾结,朋比为奸)
2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值得担忧得时自己有没有立身处世的才能。不要愁没有人了解自己,应求得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才学。我们的社会期待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25)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寂寞的,一定有志同道合者与他为伴、为友。
所谓“君子为善,必有吉人”,他们怎么会孤独呢?他与周围群众亲密无间,人们愿意团结在他的周围而且与之共同奋斗,实现理想。
26)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论语
以前季文子办事过于谨慎,每做一事要经过三次考虑,而后才会去行动。孔子认为,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再:两次)
2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一个有修养的人,谨慎敬业没有过失,与人交往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敬:谨慎)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能帮忙别人干坏事。
29)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
古时候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他们以说得出而自己做不到为耻。(逮:dai,到)
30)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
那种大言不惭得人,要他实践就困难了。(怍:zuo,惭愧)
3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不盲目附和随同,小人则盲目随和而不是和谐相处。
3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君子也有穷困得时候,但能安守贫穷不改其志,而小人如果穷了,就不知约束自己,甚至胡作非为。(固:安守。斯:就。滥:不知约束)
3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
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厚道庄重,即使在南北少数民族地区也能行得通。( 貊:mo,古代东北少数名族)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许多人整天聚在一起,说得话从来不涉及义理,还喜欢耍点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啊!
3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四声),损矣。—论语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和正直的人交友,和诚信的人交友,和见闻广博的交友,是有益的;和虚伪做作不正直的人交友,和善于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和能说会道并无知识的人交友,那是有害的。(便辟:装腔作势而不正直。便佞:善于花言巧语并无实际见闻。佞:ning四声)
36)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止夷狄,不可弃也。—论语
樊迟问怎么才是仁,孔子说:“平日在家恭敬在礼,办事认真严肃,对朋友要忠诚老实,这三种品德,即使到边远的少数名族那里也不可背离”。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坚定信念,努力学习,用生命来守住治国做人的原则。(笃:du三声,忠实)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愠:yun四声:含怒;怨恨)
学习了要时常温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愿怒,不也是君子吗?(说:通“悦”)
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在学习过程中不知用心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苦思冥想而不去认真读书,就会产生更多的疑难问题。(罔:wang三声,通“惘”,迷惘,殆:危险,疑惑。)
学东西不能囫囵吞枣,必须边学边想。
4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到三十时才知书识理,立身处世;到四十岁时对自己的言行坚信不疑;五十岁时懂天命;六十时对不同的言谈都能听得进去;到了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规。(天命:指上天的意志。这里指言所学的东西,更加精准,更为深刻了)
4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早晨知晓了道理,晚上死去了甘心。
4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应该去学习;学习研究尚有余力,便可以去做官,服务于社会。(优:充足、富裕,此指有余力)
4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你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是明智的。这就是说在学习方面要虚心,要实事求是,不要虚荣。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消逝的时光就像河水一样啊,它不分昼夜永无止息。孔子通过概叹岁月之流逝,勉励人们不要虚度年华、蹉跎岁月。
4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孔子说:古代求学的人是为充实自己,以提高修养,现在求学的人是为装饰给别人看而学。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求学是为充实自己,学真本事,而不是为炫耀自己、为别人学的。
4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整天吃饱了饭,却一点也不知用心思考什么,这种人很难有所作为!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懂得一些知识,不如爱好这种知识,爱好这种知识还不如以研究这些知识为乐趣。这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
4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定,然后才能担当重任而经历长期艰苦的奋斗。以推行仁道为已任,不是意义重大吗?
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我曾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而去苦思冥想,也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踏踏实实去学习的好。
5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待人的。
这是孔子一句自我批评的话,感叹岁月匆匆,时不我待。
5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求知识的人,立志于仁义之道,对那些因为自己穿的不好、吃的不好而感到羞耻的人,就不值得跟他谈论什么了。
【看书整理的,觉得古人的真知灼见,常读常新,可回味,可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