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伶霏
帅气的出场,利落的手法,直击内心的节奏感,无意间我对架子鼓产生了最饱满的渴望,也是生平第一次对一种乐器着迷。我想像那些鼓手一样,帅帅的,稳稳的,引领乐曲的节奏,达到人、鼓、乐合一的境界。
有人说乐器不是应该从小就学习吗?现在学习是不是有点晚?学了有什么用处?
在架子鼓学习班上,我见过60多岁的阿姨满怀热忱的学习架子鼓,她就是喜欢。所以,不要用年龄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一个爱好可以伴随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的人,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也认识了自己,重要的是学习所带来的那种乐趣和充实感。所以,喜欢就够了,喜欢就去做,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有人说打架子鼓是个无底洞,因为这里有无数种可能性需要你去尝试和探索,需要不断的学习,架子鼓各种打击的可能性太多了,这也是我对架子鼓热爱的一点。
13年那个炎热的夏季开始了我的架子鼓学习之路,一个瘦瘦的帅气的短发的大嗓门的女生成了我的启蒙老师。还记得上试听课的时候,看到老师打鼓的样子,真的是羡慕到一脸懵逼状,我也想打成她那个样子(事实证明,学了3年,我距离老师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哈哈),于是那时的一个决定一直跟随我走到现在。
架子鼓的前期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课堂上要学习拍,节奏,时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等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要在鼓垫上练习单挑、双跳、复合跳、三连音、六连音等基本功,并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节奏型。回家之后要拿出时间再鼓垫上练习,如果回家不练习,下次再上课的感觉就跟第一次来到课堂上一样。每天回家跟随着节拍器的滴滴声,在鼓垫上敲击单跳,双跳等,不断提升速度的同时注意动作要领。好在穿插着节奏型和曲目的打击,也是觉得蛮有趣的。这样,初期的10节课,凭着一股热血和新鲜感,倒也顺利的完成了,还记得初级10节课的结课曲目是《Rolling in the deep》。
随着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打击的曲目也越来越多。有一段时间开始对上课没有那么期待,原因可能有新鲜感的降低和技艺的提升比较慢,似乎到了瓶颈期。1个小时的课程往往是草草了事,也许老师看出了我不在状态,一直鼓励我不要放弃。也是有了老师的鼓励,中间的学习从来没有间断过。慢慢的渡过了瓶颈期,开始期待每周那节架子鼓课的到来,直到现在都是这种状态。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如果放弃就不会再捡回来了,还好没放弃。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学习班里的学员,女生人数是超过男生的,不知是阴盛阳衰的表现,还是女生本身就更爱学习的原因。其实,女生也可以把鼓打的很好。世界知名的女鼓手也很多,比如台湾的陈曼青,韩国的雅妍,还有欧美的女鼓手,就不一一列举了。
学鼓的过程中一要挑战自己的心,用老师的话说,人体是一个自带节奏的节拍器,大概是你心跳的速度在60到70之间,而打鼓的速度从40到150甚至更高的速度都要练习到并能够灵活切换,不受到自身节奏的影响是练鼓需要克服的障碍之一。
一个是挑战自己的手脚配合以及协调性,人体都有一些惯性,这些惯性需要打破,让每一个手每一个脚都能独立运作,不受到彼此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让它干嘛就干嘛,别不听话,比如手脚的反向练习,就是要打破平时手脚的惯性模式。如果先天协调性不好的人学习架子鼓可能需要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另外就是各种看不到的软实力的磨练:
耐心
过了初期的新鲜劲,真的要拼功夫拼用功了,最大的挑战是耐心。耐心和沉稳是一个鼓手必备的素质,基本功要反复的练习,节奏型要反复演奏才能熟练上手。如果基本功不扎实,练习的过程还急于求成,急于加速度增加难度,当速度上去了整个动作也不稳。有些急性子的人会有这样的问题,60的速度可以了,加速,加加加加到100,哎,怎么这么飘这么不稳,结果还要从50的速度重新练起来。
纵然反复练习会比较枯燥,但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所以要有耐心去打每一个速度,找到每一个速度的感觉,之后再提速。
专注
专注是很宝贵的品质,据说专注10分钟就能高效完成一件事情,堪比不专注的1个小时。在架子鼓面前鼓手的专注尤为重要,一点分心和溜号都会影响鼓手的发挥。我从中也受益到了专注的力量,将学架子鼓的专注应用到生活中,工作中,效率都提高很多。
如果一个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学习架子鼓。
放松
打鼓要运动手腕和脚腕的力量,所以手腕和脚腕的放松十分重要。如果是打一个曲子,通常要将新知识点消化,再串联整个曲目,之后还要反复的练习,最后跟着音乐一起打。每次音乐响起的时候,感觉浑身都在紧张状态,打起鼓来也觉得很累。最好的打鼓状态应该是放松的。有一次因为脚腕紧张,直接把地鼓踩露了,虽然觉得尴尬也暴露了自己的问题。
其实当你的技能越来越熟练,四肢肌肉的记忆越来越牢固,越来越能融入歌曲里之后,就会不自觉的放松起来,这个过程才是享受音乐。
乐感
发现乐感好的同学,学习起来也比较得力,平时多听不同乐队不同曲风的歌曲,也能够强化乐感。
乐感不好的同学,此处省略一万字。
创新
鼓的基本配置就有8个,加上各种音符和节奏型的变化,可能性是非常多的。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编撰自己喜欢的鼓谱;从喜欢的歌曲着手,改编成你的鼓谱。
最后要想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就要多看现场演出,多听音乐,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