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无意间看到同事在不断下拉的朋友圈,突然想起,它也曾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曾经的我,每天早上睁开眼,拔下充电的手机,走向卫生间,抱着手机,刷朋友圈和公众号,直到眼睛酸疼不能忍受。离开卫生间的时间,标志着朋友圈刷新告一段落,再下一次点开刷新,估计到十点半休息的时候。每天就这样几乎固定的时间和场合,在翻看着大家的故事,一次次点赞,经常评论,为了给对方鼓励,也给自己一点存在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变成了一个只负责悄悄观看的人。
想想也是恐怖,当你兴致勃勃发了一条朋友圈,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时候,朋友圈的1000来个好友,可能有600个,只是用大拇指瞬间就划过了,还有350个,早在加好友的那一天就选择了不看你的朋友圈。这600个好友,他们确实看到了,但你说的什么,显然不重要。
因为他们手指划过的地方,在你的朋友圈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如石沉大海,一点浪花也没有激起。
我相信,使用微信作为职场沟通工具的人,能每天处理完群里的艾特,能处理完工作中的私聊,能处理完那些一直在界面左上角提示我们的“未读”,已经实属不易了。
每天被不定时的即时信息打断的时间,让工作的8-10个小时变得支离破碎,无法科学管理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人,估计除了脑壳痛,就是想扔掉手机。试问,还能有谁,有动力不断点开朋友圈,还认真的观演?
最近经常处在忘记世界上还有朋友圈这么个东西的迷幻感里。曾经,它与我不离不弃,现在却是相忘于江湖。
慢慢地,不知不觉间,有些东西确实早已淡出了自己的生活。如慢慢失联的老友,不再喜欢的旧物,曾经的恋人,甚至离开世界的亲人。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兜兜转转,迎来了很多新生的食物,却在不经意间也淡忘了很多。那些曾经让我们快乐、痛苦、忧愁、激动的人和物,在时间的长河里,也都滚滚向前了,没有一件事情落下。
三天没看朋友圈,我反而找到了真正的朋友圈。
三天没看朋友圈,我反而知道了自己最常想念的人。
三天没看朋友圈,我反而知道了自己想去看什么书,想去关注什么事。
三天没看朋友圈,我反而过的自然且真切。
三天没看朋友圈,我学会了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再等着被推送和被教育。
相信三天没看的朋友圈,并没有因为我的缺席而影响一丝一毫,落寞的永远都是老生常谈,激情的永远都是变着花样,已经无需再一遍遍的看。
想在朋友圈看到的人,请主动去私信他/她,不想看到的人,除了微商,请记得在第一次犹豫时,就勇敢地打开“设置”,随他/她去吧~
美好的时光不长久,眼睛里能看尽的有趣并不多,无需勉强,也无需假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