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三百零三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语音整理
本章讲的是齐景公咨询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对齐景公的印象并不好,《季氏》篇中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意思说,齐景公虽然在位时期财力雄厚,马匹很多,但是老百姓都不喜欢他,在他死后不觉得有什么地方可以称颂的。
虽然不喜欢,但是齐景公作为一个君主向他咨询,孔子还是认真回答了。孔子给他的答案是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八个字大家比较熟悉,是我们过去常讲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只是少了一个“夫为妻纲”。“君君”,第一个“君”是名词,第二个“君”是动词,就是说君主要有一个君主的样子。同样作为臣下要有臣下的样子。以此类推,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那做儿子的呢?当然也需要像儿子的样子。
孔子正是因为这句话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中饱受诟病,批评孔老师这是在竭力的维护封建秩序。但是实际想一想,孔子这句话是没啥毛病的,你干啥就要有干啥的样子,甚至有那么一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味。比如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法官要像法官,检察官要干检察官的事,警察要干警察的事,律师只能干律师的事。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越界,也不能越权。否则的话,整个司法系统就混乱了。
孔老师给齐景公开出的治国理政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很有针对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死前嘱咐子夏要传播《春秋》,子夏对老师的意图是心领神会,因为他认为《春秋》写的是啥呢?原话是这样说的,“《春秋》者,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者也。”(《说苑·复恩》)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春秋时期三百年的历史给予了一个高度的概括,这也是周礼的核心所在。
在齐景公时代,国家的赋税非常重,可以说民不聊生。在齐景公晚年,他也知道自己德薄位尊,不能久有国,但是又非常留恋奢华的生活,所以他向孔子咨询如何治国理政,实际上就是想找一个办法留住这眼前的一切。因此齐景公的回答极其粗鄙,可以说孔子的这些话几乎是对牛弹琴。
齐景公是这样回答的,“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意思是说,如果君主不像个君主的样子,那臣子也不像个臣子的样子;父亲不能像父亲的样子,儿子也不像儿子的样子;那不就是天下大乱了吗?那不就是礼崩乐坏了吗?就算国家再富有,有再多的粮食,我能吃的上吗?我能吃的上吗?
孔子为什么要给齐景公讲这些呢?因为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齐国的衰败景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已经出现了田氏代齐的苗头。也就是说齐国的大权即将旁落,落给谁呢?他的家臣田氏手里。虽然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齐国的权力还在姜家人手里,但是齐景公已经感受到了所面临的危机,所以他听到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感同身受,所以他是大声叫好“善哉”。但是随后的话语就把齐景公的格局给拉低了。他来了这么一句,“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也就是说,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仍然是自己的利益,天下大乱他不管,礼崩乐坏他不管,他只关心自己能够是否吃的饱,吃的好。
按照孔子的设想,良好的君臣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具体到家庭关系里也是一样的。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那整个社会秩序就会一团糟。
现在社会虽然没有了君臣关系,但是上下级关系也是普遍存在的。那做领导的应该有一个领导的样子,做部下的当然也应有一个部下的样子。如果彼此之间乱了角色,各自都以私利为重,受野心的驱使,那整个局面也是非常糟糕的。
李零讲解
孔子适齐在齐景公三十年,即前522年,当时孔子只有35岁。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类说法,不是孔子的发明,而是成语。如《国语·晋语四》提到晋勃鞮语“君君臣臣,是谓明训”,就是这类说法。汉代有所谓“三纲五常”和“三纲六纪”,“三纲”的头两条,就是出自于此,缺的只是“夫妇”之纲。
孙中兴详解
这章讲的是政治上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相应问题。
齐景公请教孔子有关治理的问题。孔子很恭敬地说:“当君上就该有君上的表现,当臣下就该有臣下的表现,父亲要有父亲该有的表现,儿子该有儿子的表现。”齐景公听完后赞叹说:“说得真好啊!要是当君上的没有君上该有的表现,当臣下没有臣下该有的表现,当父亲的没有父亲该有的表现,当儿子的没有儿子该有的表现,就算人民进贡粟米,我大概也没机会可以吃到吧?”
齐景公名杵臼,是庄公的同父异母弟。《季氏篇》第十二章说到他死的时候,他没有留下什么让人民可以称述的德政。《微子篇》第三章中他也敷衍孔子,让孔子决心离开齐国。这么一位无遗德在民的君王,刘宝楠却说他死后被谥为“景”,是因为《逸周书·谥法解》的“布义行刚曰景”,实在让我不解。其实谥号是“景”也还有两个意思:“由义而济”和“耆意大虑”(实在不知道意思),好像也不能与上述的两章对上号。
根据《国语·晋语四》的说法:“君君,臣臣”一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话。孔子此处应该是引用古话,又多添了“父父,子子”一项。这也算是孔子自谦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例证。
孔子说的“君臣”和“父子”这两对关系,前者是名词,后者则是动词。我们可以分别用现代社会学的“地位”和“角色”概念来解释:有什么样的地位,就应该扮演好什么样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应该尽的义务和别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孔子虽然说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他并没有提及具体的内容。
本章的意旨,《吕氏春秋·似顺论·处方》说得更清楚:“为治必先定分。君、臣、父、子、夫、妇六者当位,则下不逾节而上不苟为矣,少不悍辟而长不简慢矣。金木异任,水火殊事,阴阳不同,其为民利一也。故异所以安同也,同所以危异也。同异之分,贵贱之别,长少之义,此先王之所慎,而治乱之纪也。”孔子在此没有提到“三纲”中的“夫妇”关系,可能是因为齐景公问的是“政事”而不是“家事”。不过,从现在观点看来,就算是政事,夫妇关系也是重要的。
至于孔子在此处并没有针对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举例,这是比较可惜之处。我们只好从其他相关经典获取一些相关的说法。
《八佾篇》第十九章中他提到“君臣”关系应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君臣之间有互惠的伦理,不是后来流传的片面伦理:“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在《礼记·大学》中,还提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奠定后世“三纲五常”说的《白虎通德论·三纲六纪》中也说:“君臣者,何谓也?君,群也,下之所归心;臣者,坚也,属志自坚固。”《荀子·君道》也说:“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请问为人臣?曰:以礼侍君,忠顺而不懈。”《说苑·建本》也说:“君道义,臣道忠……君以臣为本,臣以君为本。”这些说法基本上都还是秉持着君臣双方的互惠原则,并非只是一方(为人臣)片面的义务和君上对他的期待而已。
至于“父子关系”,此章因为是“问政”,所以孔子可能针对的是“政一代”和“政二代”之间的父子关系,而不是泛指一般的父子关系。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政界不乏“臣弑其君”和“子弑其父”的丑事(《孟子·滕文公下》和《易经·坤卦》)。这也是孔子怕这样的事情蔓延下去,所以才开始“作《春秋》”,希望能拨乱反正。
齐景公虽然请教孔子,孔子也给了建议,但是齐景公也只是礼貌性地说说,并没有真正照着孔子的话去做。后来齐国就被陈氏所灭,替“臣弑其君”又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