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作文考题预测易考题解析鉴往知今,可以预见,2019年中考作文在选题的内容仍然会延续2018年选题内容,主要把握下面四个趋势。
1、主张生活体验,关注成长之美。“自我”是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关注的核心。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提示要写“自我”,并且表现出关注自我成长的特点。
这里的“成长”,已经抛开了身体的成长这一浅层次,而是深入到精神层面,关注人生的经历,体验精神的成长。
2018年作文题目中直接出现的“我”“我们”等字。
例如安徽卷“原来,我也很____,江苏连云港卷“我在书中找亲属”,贵州黔东南卷“一群少年向我走来”,北京卷“____,让我心生敬意”,河南卷“最懂我的那个人”,江苏徐州卷“这让我难以拒绝”,等等。
即便许多题目中没有出现第一人称的代词,也强调的是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真切的生活感受。如上海卷“真的不容易”,黑龙江龙东卷“唱起那首熟悉的歌”,山东滨州卷“留在记忆里的芬芳”,等等。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事、景、物,曾激发了自己的美好情愫,曾增长了自己的生活认知,曾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积累,曾点燃了自己的心智火焰……这些真实的生活感受,诉诸文章,就是学生成长的印迹。
2、强调思辨能力,关注思维之美中考作文几乎是围绕着“自我”而展开,通过自我与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关系,考查同学们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既有对以往生活的追忆,对现实、当前的关注和感悟,也有对未来的理性憧憬和美好展望。思辨能力是语文学习基本能力的又一重要组成。
2018年的中考作文卷,命题者充分体现了对思辨能力的考查,关注考生的思维之美。。如重庆市B卷作文(1)题“敢于不敢”,材料中呈现了孔子与弟子子路的故事,通过对话,直接将“勇敢”和“勇于不敢”这对矛盾摆了出来,什么时候“敢”,什么时候“不敢”,需要进行合情合理的辩证分析。
再如山东聊城卷:“请以‘适时转身’或‘守望花开’为话题,联系生活作文。”材料中显示,两个徒弟向师傅求教后所行之路截然不同,但他们的结果却皆大欢喜,故事充分昭示了对立统一之理。是适时转身还是守望花开?需细心找寻其生活之理。浙江宁波卷“幸福的约束”,直接呈现矛盾。
江苏无锡卷“舍得的智慧”,“舍”与“得”构成对立……2018年中考作文题中浓重的思辨色彩,为考生展示自己的思维之美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符合认知程度,关注生活之美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方式、实践体验的延续,旨在引领学生对“知、行、思”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思考,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故此,考生决不能停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死书状态,要在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美好的同时迈开茁壮成长的步伐。
有了生活中材料的储备,方可挥笔写就好文章。2018年中考作文题,巧妙设置符合这个年龄段认知的、考查考生关注生活之美的考题。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的“‘晒’点什么”,在当前全民离不开网络,男女老少晒自我的背景下,引导学生既要关注自己的生活,又应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去选择“晒”的内容。又如黑龙江龙东卷,以“爱国”为话题作文,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国,应该怎样爱国。
4、弘扬中华美德,关注修养之美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教育长盛不衰的主题。2018年中考作文中依然旗帜鲜明地表明这一思想。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教育长盛不衰的主题。2018年中考作文中依然旗帜鲜明地表明这一思想。
如河南卷要求读宋代张栻“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清代魏源“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两则格言,立意拟题作文,强调表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修养。
又如湖北武汉卷,根据对论语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的理解与思考作文,说明修德之重要,所谓有德之人自有好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浙江杭州卷作文题,材料谈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时时使用礼貌语言表达歉意与感谢,要求写出自己关于礼仪修养的故事。
重庆A卷要求阅读几则《论语》《礼记》中有关自我反省的经典言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以此立意作文,强调了见贤思齐、忠诚守信、自强不息的美德修养。
甘肃张掖卷的材料作文题则强调的是勤奋、坚持、有恒的品质修养。成才先成人,立身先立德。传承中华美德,关注修养之美,应是作文的永恒话题。
——————摘自《黄冈满分作文课-中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