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在省城遇见了高中同学。二十多年不见,相约共饮一场。吃的海鲜宴,宴半,酒酣微醺之际,看着满桌子的海味,感慨连连,被撩起了忆苦思甜之心。
我们出生于农村,就读于一所小县城的县重点中学。每日都是馒头、炒菜、“老虎粥”——玉米面粥。当时学校食堂的炒菜跟水煮的一样,表面能数得清几粒油花来;白面馒头还不能保证日常供应;最怕是断了电,能有玉米面饼子吃就不错了;打牙祭的时候,无非就是煮点面条或者炸个馒头片,就这还得抢着买;没办法,同学们还自带一些自家腌制的咸菜就着馒头吃,我还带过。艰苦朴素的好像是修行的“苦行僧”。都说十年寒窗苦读,这话对我们来说,一点儿也不假。
再看看现在,满桌的“山珍海味,玉液琼浆”,真是天壤之别!感慨之余,不禁想到,如果能够在高中最艰苦的那三年,提前享受到现在的珍馐美味,说不定我们就能考上更好的大学!真可惜在最需要用脑子的时候,我们却正在经历着人生中物质最贫乏的时刻,不仅感叹人生无常,而造化弄人啊。
后来,又经历了一些事,发现这种人生的“错位”还是很普遍的。
现在孩子高考完,出分后要填报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决定着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谁也不知道四年后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子,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我们又不掌握这些相关的学校和专业信息。这简直就是用“不知道”来选“未知”,还必须的填报,真是愁煞个人啊!估计今年高考季,又要有一批家长愁白头了。
这是时间的错位。用“现在”来选择“未来”,就好像一场人生的赌博,有赌对的,就有读错的。不仅让我想起了一个动作——“买彩票”,像不像?
在拧螺丝的时候,“一字”的螺丝帽,却发现自己带了个“十字”的螺丝刀,这活儿就干不下去了。还好,这只是“一”和“十”的“错位”。如果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那么就是一条长江的“错位”了。
让人惋惜的“错位”,还有陆游和唐小婉的故事,诞生了“钗头凤”;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错位”,造就了我国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牛郎和织女的“错位”最厉害,他们划出了一条银河!
错位
错位自行车.jp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