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感,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能保持勇气,就能通过唯一直接、现实和令人满意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感觉,那就是改善现状。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人们会被压力逼迫着采取某些行动。但假如一个人丧失了信心,假如他认为脚踏实地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但又因为无法继续承受自卑感带来的压力而想要摆脱它,那么他们就会采取行动,虽然只是徒劳。他们的目标仍然是“凌驾于困难之上”,但却不再试图跨越障碍,而是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与此同时,他们的自卑感会越来越严重,因为造成自卑感的情况并未改变。既然问题的根源还在,那么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过是让他们更深地陷入自我欺骗之中,而所有的问题都会堆积起来,越来越急迫,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只看到类似的行为而不试着去理解,那我们会认为这些行为是漫无目的的。毕竟他们给人的印象不像是在有计划地改善自己的处境。但是,一旦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在忙于获得充实感,却又已经放弃了所有改善处境的努力时,这一切行为就都可以解释了。
优越目标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优越目标都是属于个人的,是独一无二的。它来源于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描绘。这里所说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些字眼。它融汇于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就像个体生命中的一段奇特乐曲,贯穿始终。它不会让我们轻易看穿它们的目标。事实上,它们更乐意拐弯抹角地表达,让我们不得不从它们给出的线索中去猜测。理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犹如去理解一位诗人的作品。诗人们只使用字词,但他们蕴藏其中的含义远不止这些字词本身。最重要的含义只有通过研读和直觉才能领会,我们必须从字里行间去寻找。至于个人的人生观,这件意蕴最丰厚、最复杂的作品,亦复如是。心理学者们必须学会从言行之间探求推敲,必须熟谙寻找隐含意义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