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猪吗?谁会舍得不要你? ----五读《孤独患者》有感

她与他相遇是在一次会议上。他否定了她的方案,却邀请她喝咖啡。他是她初中时的班长,这些年来因为一个善意的误会他一直想找机会补偿她。初中时,他期考考了第一名,她考了第二名却躲在角落里哭。

她那一次哭泣其实是因为父母离婚。她在孤独中度过而很多年,偶尔回去探望母亲,却总是以工作忙为理由婉拒在母亲的家庭吃年夜饭的邀请。

当她在超市将一袋三鲜冻饺子放入购物车时,接到了他的电话。他问她要不要去他家时,她开玩笑地说:“不了,正在亚马逊丛林里度假呢。”

“亚马逊的野人还吃饺子吗?我以为他们只吃生肉呢。”他推着手推车从蔬菜处走出来,望着她笑。

后来,在春节期间尝遍了他的手艺之后,她从留宿变成了长住。他们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寒冷的冬天,她缩在沙发里等他回家。他进门第一句话便是“怎么不开暖气和油汀?你以为灯光可以取暖吗?”这温柔的语气让她想哭。她蜷缩在他怀里,诉说起了她的孤单心事。

小时候,父母离婚。母亲带着她去相亲,相亲对象见她冷,就为她开了一下午的油汀。最后因为昂贵的油汀相亲失败,母亲把她扔在火车站2小时40分钟。她以为母亲不要她了,在原地哭了很久。虽然最后母亲找回了她,但是她一直都放不下心里的芥蒂。

她说:“我那时就知道她不想要我了。”他轻轻拍打她的头说,“你是猪吗?谁会舍得不要你?”

后来他得到了去纽约总部进修的机会,为期两年。他想要她一起去,甚至连公寓都订好了。母亲的家庭接二连三的发生变故,她不得不拒绝他的邀请,留下来照顾记性越来越差的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母亲有时会不认识自己,甚至拿她的照片向她介绍说:“这是我女儿,漂亮吧?”

有一次,母亲竟哭闹着拉她到火车站上寻找女儿,她看着母亲着急的样子,仿佛明白了当年母亲并不是故意将她丢弃在火车站。那份自以为的孤独被化解了。

他临行前给她发了关于她航班信息的短信,她随即删掉了。

为了照顾家庭,她跳槽到KC公司,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公司做一个方案。当她带着应急电源线到达会议室时,他竟坐在会议室的尽头——他为了她放弃了去纽约进修的机会,做了KC公司的新副总裁。

傍晚老板作总结时对她说:“为什么放映结束,‘THANK YOU’渐隐时,副总突然大笑,而且是哭笑不得的那种?”

以前,他也问过她这个问题。

她说:“渐隐的话,有一种落幕的现场感。”

初次相逢,他看着PPT上的“THANK YOU”一笑不笑,像是在嘲笑她的不知深浅;如今却笑成哭笑不得的样子。

回家路上,她收到了他发来的短信:“你是猪吗?”

这是我高三时看的一篇文——《孤独患者》,凭着记忆把大概的内容写了出来,记得自己当时写了两段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也许一个人会被孤独包围很久,但总会有一束温暖的光照进空洞的心灵,驱散所有的寒冷与黑暗。”

“这个故事我看了四遍,他就是她的那束温暖的光,以往的孤独都像初融的春水一般变得那么微不足道。有他在,一切便不足为惧。”

回顾自己写的文字,我蛮想对自己说,“你是猪吗?谁会舍得不要你?世界上所有的好是因为你足够优秀。”

在这个过程中,女生一直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会被母亲丢弃,一直在努力变优秀。因为她的原生家庭,让她一直都活在孤独里。这份孤独,既是一种对过往的误解,也是一个人伪装的坚强。

这样理性的女孩子,她明白自己最应该把握的是什么。她在爱情和亲情之中选择了亲情,并依靠自己的能力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她孤独,却不依附于任何一段感情。

因为她足够优秀,他最后选择为她留下。

那时的我不明白,“孤独患者”究竟是什么?是她这些年来一直因为一个误会把自己的心封锁起来变得孤独不可接近吗?“孤独”在时间的流逝中成为心病,只有温暖和爱能化解这份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患者”,或许都在等待着救赎。

在最近这几年里,我也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够好。期待我的盖世英雄踏着七彩祥云,将我从深渊里拉起。可事实告诉我,在这样的孤独状态下,无人可救我,也无人与我有缘。

经历一段恋爱,我的初恋。他也告诉我,我不够好,于是我差点成为他前女友的影子。直到,他看着我圆润的脸面露嫌弃。直到,我主动提出分手。

我们在孤独里沉寂,终会慢慢成长起来。突然有一天,有不止一个男孩子对我说:“我发觉,你身上有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女侠的气概。”我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很好。

作为女孩子,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自信,如何在孤独里与自己共处。别害怕,别自卑。“你是猪吗?谁会舍得不要你?”要记住,世界上所有的好都是因为你足够优秀,都是因为你值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