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感叹,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上过很多课,明明知道该怎么做,能力却没有提升,本事也没有长进,依然没有把生活过好。
用一句流行的话总结就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好?最近读的《知道做到》,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本书消除了“知”与“行”的鸿沟,主要讲了如何通过“学得少而精,而非多而浅”的方式将学到的知识付诸行动。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大家没能学以致用的三个原因:
1.信息过载
读完一本又一本书,报完一个接一个的学习营,我们总在忙碌着接触新的概念,却没有停下来去整合它们。鱼儿的内置监测系统,帮助鱼儿从水中汲取想要的东西,而人类的大脑没有筛选的功能,面对海量的信息却更易迷失。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的应对策略是少而精而非多而浅地去学习。也就是我们需要专注于高价值的精华内容,而不是持续的学习更多的知识。
2.消极过滤
消极过滤是指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过滤,获取信息时,只有10%的信息进入潜意识。
这种信息过滤的思维方式,是由年少时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所造成的。父母总是倾向于强调负面的事情,当我们表现良好时,他们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我们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就习惯性地对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怀疑,而这种自我怀疑造成了自我封闭,带着批判的心态去面对所有信息。
作者建议敞开自己的内心,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获取信息时,不要总是琢磨信息错在哪里,而是用积极发现其中的可取之处。
3.缺少跟进
在作者看来,这个跟进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想持续的进步,就不能偶尔将知识应用到行动中,而是必须制定一份能够为自己争取到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并培养自己的强大的责任感的跟进计划。
这就是从知道到做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