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一生的相知相伴
七月十八日,我加入了之风老师的晨间日记学习组。经过20天的学习,之风老师用短短六节课为我们系统讲解了之风版晨间日记的书写步骤和逻辑脉络,我也从一个只会记流水账的门外汉到今天能写出一篇脉络清晰,事件、情绪、时间、灵感一目了然的晨间日记来。回头看看当初自己稚拙的文字以及没有逻辑架构、呆板空洞的流水账,我感到自己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初识晨间日记
之风版的《晨间日记》是脱胎于佐藤传的《晨间日记的奇迹》,在这本书里,作者佐藤传倡导的是九宫格晨间日记,经过之风老师不断摸索、改良,形成了之风老师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字版晨间日记。刚接触之风版晨间日记时,我简直是一头雾水,好在之风老师运用图片和形象的比喻,将晨间日记的几个区域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之风老师的晨间日记划分为点线面体(ABCD)四个区域,其中,ABC三区是体现在晨间日记里的,另外还有O区(拓展区)。A区是梦想与目标,它位于晨间日记的最顶端,接下来的B区(线)是实现梦想的计划与执行区域,最后是C区(面)是当日事件的一个复盘分析和对策以及灵感笔记区域。当然各个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点线面体的综合,之风老师用一个彩色的圆锥体的图形,形象说明了晨间日记点线面体各区域的关系和功能。这样我们就很直观形象的去理解了。我为之风版晨间日记的精妙的构思和架构而折服赞叹。
爱上晨间日记
之风老师讲解九宫格日记时,我总认为九宫格晨间日记版太简单,只是罗列了当日发生的一些事,不能很好的剖析事件本身和自我对话,因此不是很喜欢。可是之风老师的一堂课彻底改变了我,那是之风老师的第五课:O区,送你一个神奇的抽屉。乍看这个题目,有点张二摸不着头脑,但经过之风老师的形象比喻,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真令我脑洞大开,尤其是之风老师启迪我们的一个问题,容器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瓶瓶罐罐之类的固体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物品,之风老师启发我们其实宇宙中的一切一切都是载体,无论有形无形,都可以称之为容器,比如:大脑、胃、皮肤、宇宙,甚至一滴水、一束光、一个家等等。因为它们都承载着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里有宏观的物质也有微观的物质,这就是广义上的容器了。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问题啊!太不可思议啦!而九宫格就好比一个容器,这个容器里面有九个抽屉,我们要对每个抽屉贴上标签,表明这个抽屉承载了我们梦想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每个抽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可孤立可相互连通。九宫格晨间日记看上去简单,其实格子与格子事件与事件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罗列,它们内部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原来九宫格晨间日记竟然如此博大精深,玄妙幽微啊!
我最喜欢的当然是之风文字版的晨间日记,可是对于C区的复盘分析与灵感区域,我总是寥寥数语,无话可说,经过之风老师指点,晨间日记是具有个人属性的,C区就是深挖你的内在世界,是你对自己的一个灵魂对话,你要真实无情大胆的剖析自己,这才是属于自己那个与众不同的有血有肉的活的晨间日记。从此,每天日记写到这里,我感到晨间日记仿佛是一位一见倾心相交多年的的知心伴侣,默默守候在你身边,聆听你酣畅淋漓挥洒自己的喜怒哀愁,于是那些生发感动犹如汩汩流淌的清泉,奔涌流泻。在这里,我找到了那个真实的自己,思想天马行空,笔下畅所欲言,来一场任性适意的心灵之旅。 有一次我的晨间日记C区的复盘剖析受到了之风老师的赞赏,这让我对晨间日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晨间日记成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我为它的魅力彻底折服了。
一生相伴
短短二十天的学习,我已对晨间日记一往情深,欲罢不能了。伙伴们每天在朋友圈分享各自的晨间日记,触摸着着他们每一天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我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感到每一天都不是漂浮不定而是踏实接地气的,这一路走来,晨间日记已成为我生命里的一部分,我也在书写晨间日记中找到了那个毫无矫饰真淳质朴的自己,无论过去了多少岁月,我想说,晨间日记,我一生的相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