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年关越近,就越喜欢回忆,小时候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不怕脏,陕北的冬天是干燥的,一群孩子敞着外套,在地上呼扇着卡片,尘土飞扬,越到过年,就越拼命,仿佛赢来的卡片越多,来年就有越好的兆头。玩罢以后,约上一群小伙伴儿去放鞭炮,用衣服罩着,看谁放的鞭炮能把衣服炸飞起来。因为有新衣服穿,过年了父母也不会太过责怪你搞破坏。
正月十五,会一起捡些柴草来搭一个大火堆,小孩们排着队往过跳,现在想想心有余悸,因为当时穿着开裆裤,那火足有一人高,当初是怎么跳过去的……跳累了,就把自己的馒头放进火堆烤,一会儿拿出一个焦黑的馒头,剥了皮吃,就吃那个烟熏火燎味儿。家人会把枕头被褥拿出来烤一烤,说是驱邪。
还会去当地的寺庙去拜拜,一些家里有考学孩子的,就会求上一签,再让孩子走一遍“状元桥”,以盼金榜题名。有时地冻天寒,路上全是冰,时不时可以看到有些妇女从斜坡滑下来的,引来一众哄笑,边笑还不忘一把将其拽起来。
我虽不喜热闹,但并不抵触这气氛,不去融入它,只是坐在边上感受着,阵阵欢笑声,可能会让我心神不宁,那也只能莞尔。
我现在回到老家之后,很多老一辈的人对我嘘寒问暖,看着亲切和蔼的苍老面庞,我虽看着面生,但实实在在的温暖不由在心底升腾。我面上实在做不出什么热切表现,只得频频躬身。
没什么特别值得叙述的,只是突然想起关于年味儿淡的现状,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年味儿这东西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就是大家心底的一种感受,时代在进步,涌现出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凭什么过年就非得一成不变,顽固守旧呢?在手机上抢红包为什么就值得让人家反思了呢?就非得一个个见过面,拜过年以后拿到的红包才算心安理得吗?盲目守旧的人,我只是想奉劝一句,自己过年时不注重传统,不营造过年氛围,过后想起自己这个年过得仿佛并不红火,心中有愧之余开始胡乱感慨。无非就这么个事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