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近距离地欣赏以前在书上读到的艺术作品,可谓是大开眼戒。当然,也有部分观众对沃霍尔的作品并不以为然。比如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就听见边上的人在小声议论:这不就是自拍和复印,这样也能成为艺术品,那我也能。
对于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并不敢妄作评论,只是大概知道沃霍尔的艺术主张在于:艺术品就是商品,就是为了好看和流行。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便于复制和再次回收,比如大量的丝网印刷和名人肖像作品。
丝网印刷的梦露头像
但是对于沃霍尔的电影作品——或者更准确的来说——影像作品倒是可以稍微说说。
首先值得一提是,在这次展览中也有所展出的《试镜》系列。该系列取名自电影拍摄前选角时通常会拍摄的短片。沃霍尔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摒弃了普通电影中人物移动、场景转换等设置,把镜头当作时间的记录仪,同时又以慢于现实的速度放映(影像以每秒24帧拍摄,却以每秒16帧放映),以达到一种超现实却又完美地记录了细节的效果。
现场拍摄的全景图,《试镜》系列作品
这一系列作品记录了多位艺术家以及与沃霍尔关系亲密的朋友,包括马塞尔·杜尚、鲍伯·迪伦、萨尔瓦多·达利、卢·里德、艾迪·塞奇威克等。其中以沃霍尔的御用女演员艾迪·赛奇威克的一副影像作品最为动人,她在镜头面前嘴角微动,直视镜头,富有灵气的双眼偶尔眨动。同样的动作在极短而不间断的影像中一直重复,让人心醉神迷。
《试镜》系列作品,艾迪·赛奇威克
对此,安迪·沃霍尔甚至为自己辩解说过:我早期的电影就是演员在银幕上反复做同一件事情,这仅仅是因为人们去电影院就是为了看明星,恨不得将他们生吞活剥了,那我就给他们一个愿意看多久就看多久的机会。
所以,这种“静态影像”成为他创作影像作品时的重要“套路”,并在其早期作品《睡》《吃》以及最富盛名的《帝国大厦》中达到顶峰。
《睡》和《吃》从其名字和上文所介绍的沃霍尔的“套路”,就不难猜出这两部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睡》拍摄的是他的一个诗人朋友在镜头前沉睡了6个小时的过程,片长超过6小时;而作品《吃》拍摄的则是一个男人吃下一个蘑菇的过程,片长45分钟。
不过在这两部作品中,前者好歹还有一些呼吸、翻身或者打呼噜的可能性(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因为我并没能全部看完),后者好歹也算是有点故事性,毕竟主人公吃了一个蘑菇。要数最丧心病狂的,非这部《帝国大厦》不可。
片长8个小时,全片只有一个镜头,镜头内只有一个画面,画面内只有一个主角,而且这个主角还是一动也不会动的帝国大厦。画面上除了摄影机镜头里偶尔飘进去的几缕发丝(据说有,但我并没看到),五次晃过镜头的安迪·沃霍尔(更换胶片时),就只有帝国大厦了。既没有美丽的女主人公,也听不到一句台词,更别奢望看到一半时可能会出现爬上屋顶的金刚或者一跃而下的蜘蛛侠以及外星人的飞船来炸毁这座让人厌烦的大厦。
《帝国大厦》剧照
据说1964年的某一天,安迪·沃霍尔的两个朋友去帝国大厦的邮局寄东西,鬼使神差地就对这座大厦产生了兴趣,希望沃霍尔能为它拍摄一部电影。在简单的讨论和策划之后,沃霍尔马上组建了剧组成员,其中包括导演:安迪··沃霍尔;摄影师兼制片人:乔纳斯·美卡;其他所有职务:安迪·沃霍尔和乔纳斯·美卡;以及主演:帝国大厦。
在1964年7月25日晚上8点,安迪·沃霍尔一行来到了帝国大厦对面的时代生活大厦41层洛克菲勒基金办公室,架起了摄影机,对准帝国大厦。导演一声令下:Action。本片拍摄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六个小时内,安迪·沃霍尔一行人拿出了自带的啤酒瓜子小零食边吃边聊,并每隔半个小时检查一下底片的运转。据说拍摄期间,导演和摄影师还有过激烈的讨论。“你觉不觉得帝国大厦在晃?”“我怎么感觉上一卷什么也没拍到。”“突然发现帝国大厦有点儿像男性的生殖器。”诸如此类。所以当时摄影师问起“拍摄会持续多久?”时,安迪·沃霍尔回答说:“勃起八小时。”
《帝国大厦》剧照,勃起八小时的帝国大厦
就这样,摄影机以每秒24帧的速度共拍摄了6小时36分钟,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半才结束。然而安迪·沃霍尔又一次故技重施地把影片以每秒16帧的速度放映,最终导致该片足足有8个小时之长。
可想而知,在电影的首映活动上,半个小时之内,200名观众基本上就走得差不多了。随后各种批评的声音蜂拥而来,“烦躁。不忍直视。” “安迪·沃霍尔在玩弄观众。”只有《纽约时报》的评论似乎最为正面:“《帝国大厦》是你想它是什么就是什么的电影。”
安迪·沃霍尔
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艺术价值。2004年,《帝国大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加入国家影片登记部的收藏电影中,全因其极高的文化、历史与美学的价值,以及防止其电影卷盘绝迹的危机。之后又在2007年,在线杂志《神经》(Nerve)把《帝国大厦》选为“史上十三个最伟大的长篇电影”之一。
自此以后,世界青年装逼史上又多了一项标准,你有没有完整地看过《帝国大厦》?与此同时,另一个旷世疑问便是:究竟有没有人完整地看过《帝国大厦》?这两个问题在历史的进程中将伴随着这部电影永久地流传下去。
说实在,我个人并没有完整地看完这部电影。之前曾快进地看过网络上流传的1小时精简版,直到最近的这次展览才认真地看了这部电影的最后部分。
《帝国大厦》剧照,注意边上的那个亮光
事实上,若是环境合适,比如夏天的空调房内,再加上一个可以闲聊的朋友,这部电影还是蛮有趣的。八个小时内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光影的缓慢变化,远处建筑物的轮廓慢慢地模糊直到消失,甚至在帝国大厦边上的另一座稍低的建筑物顶上还有一盏忽明忽灭的灯。
正如安迪·沃霍尔自己所说:“我就是希望人们能看到时间流动的样子。”在这一过程中,时间就好像被实体化一般,在你的身边慢慢地流逝。银幕上每暗一分,时间便过去一刻。由此产生一个脑洞,何不把它直接投影在公司的墙上当作时钟计时,影片结束便是八小时过去了,大家打卡下班回家。多酷!
《帝国大厦》剧照,边上的亮光不见了
另一个方面,因为看的是最后一部分,恰好看到了全片最惊心动魄的那一幕。
在漫长的光影缓慢变化之后,突然有那么一瞬间,帝国大厦楼顶亮起了灯,就那么突然亮起了灯,帝国大厦就那样站在你面前闪闪发亮。眼睛甚至来不及反应,内心的激动便喷涌而出了,就像是漫长的勃起之后的高潮,来势汹涌。这一秒,再漫长的等待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