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说茶

图片发自网络


有朋自远方来,邀我去茶馆清谈。

市里当然更有不错的茶馆。这是一家“国粹”茶艺馆,静静地坐落在公园后门的一隅,后面有参天的大树,门前不远便是都市繁华,有闹中求静,现代中溯回古典的感觉。

茶楼保留了明清风格,飞檐斗拱,红柱青瓦,古色古香,门面为红色的漆面们,门边的木雕为东阳木雕,镂空的木质窗给人以放松的感觉,基调简约古雅,给人以视觉上的清凉。

及至登堂入室,迎门的茶台上,清一色茶盒,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铁观音、碧螺春及至普洱、茉莉龙珠、柑普等等一一阵列其中。

上得楼梯, 两边是已被人磨得滑亮的木制扶手。缓步而上,转过楼梯,便廓然开朗。映入目中,山石竹林,流水曲桥。多盆一人多高的观赏植物,青藤缠绕,绿叶婆娑,清翠欲滴。刘禹锡诗“木兰坠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正符合这种青碧的情境。

连穿过窗门的阳光射入的也是柔和的。目光所及,厚重檀红的明清仿古型家具为主,椅凳配上丝织面料软垫,靠枕古朴雅致。一种穿越时空的年代感及郁郁苍苍的文化感扑面而来。

进了这种茶室,心头一片宁静,时空的概念是淡漠得很远了。

在这种境地里独坐静思,或以茶会友,或谈情说爱,或晤谈商机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一人一壶香茗,外带书一本,慢啜细饮,正好消得一夕闲暇。

可惜,如此雅室格局,偏又加置了茶点饭市,以致人声沸腾,喧闹不已,令人即又坠回红尘俗世中,兴致全无。

商家大约已顾及此,大厅左侧的品茶区,设计师将一片片青砖垒出三堵镂空间的隔墙,分别对应着三张茶桌,隔出三间因方位错落而区分,但却隔而不断的“包厢”,这样,便让同一空间出现“这里”与“那里”的不同感官享受。

行走于静茶坊间,如同开始了一段只属于你的视觉旅途之中,在这个旅途之中,我们无须怀着一种审视的眼光去评断,只需要静静地体会其中的玄妙。

店家殷勤,询问是否要人代泡。我们忙声明不要繁节,无须什么中国茶道表演,茶叶自带,房钱照付,我们只要自在。

这代泡听说就是台湾人发明的中国茶道,后传入到内地。于是到处便可看到茶馆中有少女表演。蔡澜有对此颇有微词:“固定的手势还不算,口中念念有词,说来说去都是一泡什么、二泡什么、三泡什么的陈腔滥语。好好一个女子,变成俗不可耐的丫头。”如此这般,摆弄许多,其实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来的基本功罢了。

袁枚说过:见士大夫生长杭州,一入宦场便吃熬茶,其苦如药,其如血。此不过肠肥脑满之人吃槟榔法也。俗矣!

不禁想起汪曾祺认为以“浓、热、满”三字便尽得茶理。以此三字推理,袁才子的“俗气”评价便立刻与之相对应。不禁莞尔。

我不懂茶,私以为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舒服就是。唯“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才是自在。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32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个人笔记,欢迎阅读,不可转载。 喝茶对人体的好处有什么 簡介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
    司徒七阅读 2,020评论 1 10
  • 1.背景 调用一个方法得到了返回值却不能直接将返回值作为参数去调用别的方法。我们首先要判断这个返回值是否为null...
    weir_will阅读 554评论 0 1
  • 祈澈菇凉阅读 362评论 2 2
  • 上班路上,你经过了一个小池塘。令你惊讶的是,池塘里有一个小女孩,扑腾着,挣扎着,将要溺亡。 你看了看周围,她的父母...
    你看得见我阅读 323评论 0 2
  • 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没有一匹白马会驮着个人来拯救我们,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无所谓哪种人生更好,因为每...
    肥肉666阅读 111评论 0 0